18 幽州的潮底(2 / 2)

加入书签

“袁氏已衰,曹操,大家以为如何?”主人倒也不急,看众人俱都望着自己,微微一笑,问道。

“曹操?”那年轻人似乎对这个名字不甚感冒,大皱起了眉头,“那个阉宦之后?呵,他不是一向依附于袁氏吗?趁着袁氏自乱,他倒想捞一票了?这样的人,信得过?”

“刘备非我主,公孙瓒是我等仇敌,袁氏不可辅,舍却曹操,还能有谁?”那黄脸大汉微微眯着眼睛,点了点头道,“我去过兖州,曹操治下虽然连着蝗旱,又屡次兴兵,也还过得去,看来曹操这人,还是有本事的。更何况,荀家的荀彧现为曹操的谋主,最受信用,他可不是没眼光的人。”

说起年少时便有萧曹之名的荀彧,便是那急性子的年轻人,也面露深思之色。主人猛的重重一点头:“不管怎么说,曹操那边,可以去看一看,若是曹操还不济事,我们几个,就不再管他了!”

“就是子度这个意思!”那黄脸大汉赞同的点了点头。那个年长的,却抬头看着香案上供着的木牌:大汉刘幽州之位!

他们的老主人,便是死于公孙瓒之手的幽州牧,刘虞,刘伯安!

公子刘和,受袁绍收留,落住冀州助麴义敌挡公孙瓒,而他们这几人,便是当年刘虞的亲信重将,还与刘和有着联系,受刘和之命,伺机复仇。为首的正是那年长的,渔阳鲜于辅,字稷臣,原为刘虞辟为从事,那年轻的是他的族弟,鲜于银,字子良。那个黄脸大汉,也是当年刘虞所信重的,与鲜于辅同郡,名齐周,字绍业。

此间的主人,燕国人,姓阎名柔,字子度,少年时曾为鲜卑虏获,后被家中赎回,却也因此眼鲜卑人交上了朋友,经常往来塞外。阎柔性子沉隐,洒脱豪气,塞外诸胡,无论是鲜卑、乌丸、匈奴,甚至远在北地的高句丽,都有他的朋友,手面儿极广,诸部酋长,更有不少将阎柔视为知心好友的。幽州边疆,无日不与塞外诸胡交锋,人民常有被虏获者,只要通过阎柔的手,往往能把人救还回来,有些人家付不起赎金,阎柔也不问,但有所求,无不竭力而为,在幽州六郡甚有恩信,便是边关将士偶尔失手的,只要让阎柔知道了,无论交情如何,他必定会竭力的将人救还回来。

相对的,塞外诸胡的一些请求,诸如购求药材、盐、铁,食粮布帛等等,大汉禁令不得输往塞外的物事,作为诸胡之友,阎柔也会努力的为他们凑齐办妥,有时甚至是白送,只为交一个朋友。对于阎柔的这些“走私”行为,幽州官吏自然不会不清楚。不过便是视胡如仇的公孙瓒,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概因阎柔有通胡的本事,能办妥一些他做不到的事。刘虞在日,曾有意招引阎柔入幕,不过刘虞死后,公孙瓒不治他通胡之罪,已是开恩了,自然不可能再信用他。

其实,当年刘封随父刘备离开幽州前往中山,就曾与时为张举座上客的阎柔有过接触,刘封对这位诸胡之友阎柔便极不感冒,言语之中多有得罪,时过事非,想来刘封已忘了这茬罢,毕竟阎柔一仍是诸胡之友,当年的黄毛小子刘封却已一飞冲天,名震天下了。

更何况,阎柔的旧主,张举张纯兄弟,正是刘封建功立业的第一块踏脚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