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风雨(下)(1 / 2)
政和三年五月十日,己丑。【西元1113年6月24日】
派去福建的探子已走了半月,若是一切顺利,十日后便能回返。而良乡船行也在赵文的掌控下按部就班的做着撤离陆上的准备,铜钱、生铁、硝石等战略物资如百川入海,不断的流入衢山的库房中。木料、石炭等岛上无法出产的常用物资,也在加紧囤积。一旦衢山举旗起兵,至少在半年内,这些原材料将无法再从陆上大批量购买。
火炮配套设施的研发进展也令人惊喜,在马林溪和邓肯的配合下,拥有观瞄装置,同时安装了木螺杆,能让炮口上下自由调整的炮架已经研发成功了,这两日便要进行试射。据马林溪所言,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他是拍着胸脯打了保票的。
不过赵瑜所希望看到的,是具备制退复进功能,可以精密调整炮口上下左右角度的新式炮架,但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以衢山现有的技术水平来计算,至少还要进行十年的发展。
“不知能不能赶得及?”赵瑜盘算着。
衢山岛上的军事训练从没停过,只要赵瑜一声令下,随时可以抽调出五百名经过严格训练且大部分见过血的战兵。不仅如此,良乡船行之下有千料以上的海船七十四艘,虽然常年在外跑着水运,但衢山港中随时都有五艘以上的海船停泊,从商船转为战船,只需水手们持弓披甲就可以了,弓弩、甲胄、旋风砲,向来都在底舱备着。
相对前面两者,铸炮便没那么容易。虽然在甲板下舱配备二十门炮位的三千料战船早在两个月前就完成了海试,但要想在向南方出兵之前,把配套的火炮全部备齐,赵瑜并不抱希望。而且炮兵是技术兵种,不消耗个几百上千斤火药,也培养不出几队合用的炮手。以现在的情况而言,攻打郑家,恐怕也只能把两具样品火炮搬上船打接舷战。
不过,赵瑜的出兵时间取决于童贯。必须等童太尉开始对衢山动手,他才能顺理成章揭竿起兵。所谓师出有名,没有让人认同的理由,就算以赵瑜的威望,也无法命令衢山军民重新下海反叛。官逼民反,官不逼,赵瑜想反都反不起来,下面的人如何会好日子不过,跟他干断头买卖?只有当现下富足丰裕的生活被官府破坏,岛上数千从良海寇方会在赵瑜的煽动下再度亮出爪牙。
按赵瑜和赵文的推算,从现在起,童贯的攻势随时可能到来。但具体时间却无法确定,可能就是明天,也可能是半年后。说不定等到邓肯把几十门青铜炮都造出来后,良乡船行还能安安稳稳的作着生意。但赵瑜却不打算多耗时间,如果三个月后还没动静,他便会派人上陆散布些流言,把童贯当年浪港惨败的底揭上一揭。‘不信那阉货还能忍得住!’
但是,赵瑜好像高估了童太尉的忍耐能力。这日午后,一个亲卫带着赵文的亲兵,急匆匆的走进赵瑜的书房,上前禀道:“大当家,文头领遣小人传话——州里派人下来了!州中观察推官领头,现下正在港中。请大当家速做准备。”
赵瑜猛的站起,“文兄弟可说了究竟何事?”
那亲兵回道:“只听说是下来检视巡检司武备的,正往寨里来了。”
“寨里?”赵瑜一愣,旋即醒悟,观音山上的这座衢山寨在官府簿册上其实是衢山巡检司的驻地。官府派人下来巡视,自然要进寨中。“我知道了,你们下去罢!”
挥手让两人退下,赵瑜坐下大笑:“终于来了!”
他唤来陈五和几个在巡检司挂职的小头领,只命他们在寨中候着,其他准备却半点不提。现在的衢山寨不论规模、人数都远超军中定规,只要那些巡官不是瞎子,肯定能看出其中必有诡异。只要回报上去,赵瑜的目的也就能顺利达成了
。
很快,赵文也从港中监镇衙门骑着马赶了过来。他进门边喘边道:“二郎,终于来了!”
赵瑜点头笑着,让赵文坐下,使人端上两碗解暑的香薷饮子,两人慢慢品着,等着前面的回报。他这书房,名义上是寨兵家眷住地,却也不用担心会有外人突然闯进来。
啜着冰凉甘甜的香薷饮解暑汤,赵文问道:“要不要让武弟回来,毕竟他才是衢山巡检。”
赵瑜摇摇头,“他不是称着病嘛,现在出现不就成了欺瞒上官了?还是让五哥代着罢!”赵武虽挂着衢山巡检名号,但赵瑜常常派他出外公干,现下尚在岛东训练炮兵,所以前些日子便让其告了病。在县中登了陈五的名字,让他代理了巡检一职,这也是提拔陈五的意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