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局势(上)(1 / 2)

加入书签

 政和七年三月十一日,己亥。西元1117年4月14日

让东海上下热血沸腾的祭灵大典已经过去了近月,而诛杀李乾德带来的余波却还没有反馈到台湾岛上。没有了外事刺激民众,进入三月后,农民耕作、商人出海、士兵训练、学生苦读,各有各事,基隆也就重新恢复了平静。而赵瑜,也在经历了数月紧张刺激的战斗生活之后,重又陷入重复单调的公文地狱之中。

这一日午后,赵瑜小睡初醒,不过刚用冷水洗了脸,赵文就拿着一份公文急匆匆的冲进他的书房中。

“二郎,大胜!大胜啊!”赵文人还没进门,兴奋的声音就传了进来,他举着一份公文,一瘸一拐的走进房内。

“是占城的消息?”赵瑜挥退了捧着脸盆手巾的使女,笑着问道。就在祭灵大典之前数日,野战二营和三营就整军出发,登上了二十余条战船,直取占城。按时间算,这几天,那边的消息也该来了。

“正是!这是发回的捷报!”赵文把公文递给赵瑜。

赵瑜一把把文件接过。虽然心知除非天灾,否则此战不会有失,但一天没得到消息,他的心就一天放不下来。

这份公文上墨迹淋漓,显然是刚刚转译过来的。东海军情一向都用密码书就。领军的将领在出征前都会收到一本新印制的书册。所有的前方军报上的文字,都从这本书册中选出,然后用一串数字来表明这个字是书册上的第几页、第几行的哪一个字。而一串串数字组合起来,就是一份完整的军报。

等这些军报送回基隆,再由参谋室重新转译。这样地密码书册通常为一式三份,都为活字印刷----赵瑜一心想发展地活字印刷术,到现在为止。除了印刷邸报和公告。也只有这一个用处----分别存放在前线主将、参谋室、以及赵瑜的书房中。东海所用的这种密码传信方式,比起大宋军中,用战前挑选的一首五言律诗中地四十个字,来代表四十种不同的军情注1。却又要进步许多。

赵瑜把文件粗粗一看。上面地文字倒也简洁,不过百余字。只写明了二月廿五攻克占城----占城国都即名占城----歼敌五千余。伤亡十数。这一切,虽是可算大胜,但对比了双方的战力差距,再考虑到出兵的时机问题,有这个结果也是理所当然。赵瑜也仅仅是高兴罢了,最多也是略略讶异于比预计要多上几倍歼敌人数。但在公文最后。俘获占城国王制皮笔那一段,却着实令他吃了一惊。

“怎么连占城王也抓来了?”赵瑜皱眉问道:“他不是率军往安、清化趁火打劫去了吗?怎么还在占城?”

“也许是占城王刚好回城,给二营、三营碰上了。”赵文推测着:“毕竟占城人出兵北上是在元月初,离我军攻击已有近两个月,其中军情有变也不足为奇。而且此战歼敌五千余,如果不是正好碰上占城主力回师,城中应该不会有这么多人。由此看起来占城王要么是胃口不算大,要么是后勤不济,反正是在吞了清化,收编一些残兵后。就收兵回师了。”

赵瑜想了想。点点头:“应是这样罢!”以占城的后勤能力和国中财富,应该也不足以支撑持续三五个月的对外战争。打了两个月,占城地仓储和国库怕是都空了。这也是清化城被东海焚毁的后果,流窜交趾南方地残兵在乡中四处劫掠,定然如蝗虫过境,所到之处被一扫而空,否则,占城军至少也能从所占领地中得到一些补充。“只不过把占城王都抓了来,那一带的局势,不知又要变成什么模样!”赵瑜叹道。

“要不要下令把他放回去呢?”赵文问道。

赵瑜摇头:“来不及了!都已经在回程的路上了,再过十来天就能回岛,现在给谁下令?”传回捷报的是随军出征的梭型快船,虽然这种快船载货量不大,但仗着船型优良、以及比其他船只要高得多的桅杆,张起帆来,航速却是普通海船的两倍多。不过就算如此,两千余里的海程,这快船也只能比大部队早回来十余日,占城王现在肯定已经在海上待着了。

“那就给他在基隆造间宅子,养上两年好了。如果感觉还算恭顺。就放他回去。如果心怀怨恨,直接斩了也无所谓。”自从斩了李乾德后,赵文、以及所有东海百姓,都对海外各国国主没了什么敬意,那些蛮国也都不放在眼里----连大宋亲封的交趾国王都如同杀猪屠狗般宰了,其他蛮夷国主还不是想杀就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