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七章 先发制人(一)(2 / 2)

加入书签

“就算打不下来升龙城,但红河口附近乃安南北方精华地带,攻掠此地,也能让郑氏元气大伤,使之短期之内难以恢复。”袁祖全说道。

“攻破一国王城,定然会使该国上下震恐,更能威慑周边所有势力。”齐大陆说道:“如此,俺们在与荷兰人争斗时,便少了几分后顾之忧。”

“那就打升龙城!”牛虎眼中透出一股厉色,“此前俺们齐国在新生岛两败广南国,使其现在都未敢再启战衅。这一次,俺们誓要攻破那升龙城,让这安南郑氏亦不敢再生非分之想!命令全军于城中休整十日,待大都督抵达安南后,即行北上。”

码头聚集的三千余陆战队和自救军士卒,在后勤参谋的组织安排下,分别进驻城内外各处临时营地。

广南国闻之齐国军队大规模集结南平城后,不禁又惊又喜。以前,这齐国仅凭千余人,十几条船,就将我广南国沿海城镇打得千疮百孔,到处烽烟,人口物资损失无数。如今,对方为了惩罚北方郑氏,竟然集结了这般规模的军队,显然是要搞大动作呀!

这个时期的广南国可是要要比原时空的情形还要糟糕。以前,广南国被安南郑氏揍了,受了损失,人家转过头来,就会找占城、华英、南蟠,或者柬埔寨这些小国的身上来找补,物资,人口,土地,不断的进行蚕食,极大地补充和提升了广南国的自身实力,使得他在面对北方巨大的人口和武力优势下,得以支撑一百多年。

而在这个时期,占城俨然成为齐国全方位的“合作伙伴”,更是借助对方的势力,试图要收复华英、南蟠,重振国力。而且,齐国更是通过与占城联姻,获得了南平这处战略要地,直接堵住了广南国继续南扩的通道。而北方郑氏,一直不断地试图攻入南方,统一安南,使得广南国周边形势变得非常恶化。

这些年来,广南国对齐国和占城,一意委屈求全,不断退让,就是想维持南方的和平,以便其可以专心应对北方威胁。

虽然,荷兰人曾经找过广南国,试图拉拢他们一起对付齐国。但被齐国在新生岛狠狠揍了两次,加之又连续几年被对方袭掠其沿海城镇,阮氏如何再敢生出对付齐国的心思。而且,通过数次战争,他们也看明白了,没有强大水师,你根本防不住对方的全方位打击,何苦去找虐呢

如今,这北方郑氏倒是与那荷兰人勾结在一起,还对齐国保持着很深的敌意,数年前,更是做出了毁婚的事情,将齐国得罪得狠了。

现在,齐国向广南国发出邀请,双方合作,一起打击郑氏,广南王阮福澜一口应允。既然有强援在侧,那还不得趁机使劲削弱一下北方的实力,免得郑氏三天两头的要搞南征,要统一安南。我们阮氏虽然一时间无法向南扩张,但据有安南半壁江山,好歹也是一诸侯之势,岂能让你轻易给吞灭。

8月中旬,广南国大集军队于稞江,隐然有北犯之意,郑氏南征大营遂枕戈待旦,全面戒备,同时急报升龙府,请调大军支援。

8月20日,齐国水师舰队二十余艘舰船,依次离开南平码头,进入外海后,鼓足风帆,全速朝北方驶去。

8月21日,爪哇岛,巴达维亚以南六十公里处,博果尔。

“轰!轰!轰!

火炮一轮又一轮的轰击,前方的土城已然出现数道巨大的裂缝。一队荷兰东印度公司旗下的雇佣军在军官的组织下,已经做好了冲锋准备。

“现在这些土人是越来越难打了。”西贝尔.托德少校皱着眉头看着前方那座岌岌可危的土城,“他们手里的铁质刀剑越来越多,甚至还有不少火枪,这给我们的部队造成了许多伤亡。

“是的,少校。”佩拉科斯.皮内达上尉点头说道:“幸好这些土人训练不足,火枪掌握程度还不够。要不然的话,我们会遇到更多的困难。

定是可恶的汉洲人给他们提供了如此

多的武器,他们是间接的刽子手!”

“是的,以前汉洲人给这些土人输送武器,还会遮遮掩掩。如今,他们是愈发肆无忌惮了。”西贝尔.托德少校说道:“他们就是想利用这些土人,给我们制造无数的麻烦。

“我们应该对此,向汉洲人发出严厉的警告。...或者,对他们发动一场战争,以此来教会他们如何遵守我们的规矩。”佩拉科斯.皮内达上尉说道。

“战争”西贝尔.托德少校摇摇头说道:“汉洲可不是像这些土人一般,他们可以自己制造武器,有一支实力很强的陆军。是的,他们的陆军实力很强,曾经在十年前,击败过我们的军队,还攻破过我们的商站据点。”

“但我们拥有强大的海军,可以封锁汉洲,让他们永远龟缩在大陆上。”佩拉科斯.皮内达上尉说道:“他们的陆军再如何强大,总不至于从海上游过来吧”

“汉洲有海军,虽然实力尚不如我们东印度公司,但还是可以携带陆军,从我们某个不为人知的地方登陆,然后会狠狠地撕咬我们。”

“哦,东印度群岛太大了,我们确实无法照看所有的地方。...但我敢打赌,他们一定不敢登陆爪哇岛。’

“但是,在发生战争的时候,他们有可能会利用岛上的土人来攻击我们。”

“所以,总督大人就命令我们先发制人,将巴达维亚周边的土人先清理一遍”

“是的。”西贝尔托德少校说道:“十年前,万丹王国和马打兰王国在汉洲的鼓动下,曾联合围攻过巴达维亚。很显然,总督大人不希望在与汉洲发生战争的时候,被这些土人再一次围攻巴达维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