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成果辉煌!(2 / 2)

加入书签

根据1903年末统计数据,墨华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亿美元,工业生产总值5亿美元,人均gdp1300美元,境内城乡居民银行存款8000万美元。事实上,王云东和墨华政府对社会总投资不过是6000万美元,当这笔资金进行基础设施投资,很快就会增值十倍。基础建设投资,对于拉动经济发展的效果极其显著。

从工业生产总值看,基本上和日本、俄国这样的三流列强持平。不过,这仅仅是数据上的持平,实际上从规模上看,墨华的工厂、公司数量仅仅有3200家,是日本的三分之一。固定资产也只有20亿美元,是日本的四分之一。

不过,王云东有信心在不久的将来,墨华至少在工业、经济方面成为准列强。军事、政治方面,王云东有自知之明。墨华领土狭小,没有战略纵深,不说邻居中有美洲绝对霸主----美利坚合众国,光是墨西哥,如果从军事和政治影响力上看,都远远比墨华要强的多。

最让王云东惊喜的是,冯如还真的把郁郁不得志的莱特兄弟给拐到洛杉矶。不久之后,爱迪生批准,给莱特兄弟的飞机发明投资30万美元的资金,并且,由云东--爱迪生公司买断了他们的飞机专利,并且和莱特兄弟、冯如三人签署合约,要求莱特兄弟要为云东--爱迪生公司服务30年。

在此期间,莱特兄弟和冯如的所有发明所有权都将卖给云东--爱迪生公司。每年,云东爱迪生公司会至少给他们每人每年1万美元的薪水,作为签约报酬。也就是说这份合同就算是他们未来不干活也能领到每年一万美元的报酬,唯一的约束就是不允许为其他的机构或者他人提供和飞机研究相关的技术服务。

虽然由于云东--爱迪生公司这个专利注册大户的作用下,冯如、莱特兄弟他们的飞机研究成果提前两年多在美国成功注册了专利。不过却由于此时美国大多数媒体的扭曲、捏造,致使大多数人认为他们的研究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飞行研究变成一件可笑的事情。莱特兄弟无法忍受民众的讥笑。所以,他们又把实验地点转移到墨华自治领。在这里,他们建立了莱特兄弟---冯如航空研究所。

墨华的氛围比美国好的多了,因为墨华的舆论引导,基本人人都把莱特兄弟、冯如等人当成伟大的飞行先驱。莱特兄弟非常满意这样的工作环境。

“干爹,莱特兄弟居然来了墨华?”王云东觉得惊喜,“是真的吗?”

黄三德笑道:“不就是两个洋技师吗?咱们这里的专家教授已经多的满地爬了,而你唯独特别重视这两人,我真的很不理解呀!”

王云东兴致勃勃的说道:“这两个人可是国宝,不是世界级的珍宝。挖掘出他们的价值,今后,咱中国人将在航空领域赢在起跑线上!你想想,等到他们的研究成熟,我们的军队可以驾驶着性能优异的飞机朝敌人仓库、军舰上扔炸弹,攻击任务完成接着我们的飞机又呼啸而去,没有制空权的敌人对我们无可奈何,那将是多么精彩的局面呀!”

王云东越说越兴奋:

“还有,如今列强建造舰炮威力更大,装甲更厚的战列舰。就算我们奋起直追,但由于技术上早已被对方拉开了至少半个世纪的差距了。我们和列强比海上的强权,不是几年,十几年就能追的上的。而如果,我们发展航空力量。再造出可以供飞机停泊、起飞的大船,这样的船只只要能够装载大量的飞机,那么我们面对列强的装甲厚到无懈可击的战列舰,可以用飞机在天空中朝它仍鱼雷、扔炸弹。靠着数量的积累,一群群如同蝗虫一般遮天蔽日的飞机不断的轰炸,再先进的战列舰也抗不住.........”

黄三德充分发挥想象力,最终还是想到一一群飞鸟在天空拉屎的场景,心头不禁一笑,说道:“云东,如今你的成就早就是我这辈子人无法想象的了!你未来能做到什么程度,干爹是没法揣测,只能在有生之年努力按照你的要求办好事情。既然莱特莱特兄弟如此重要,咱们也应该礼贤下士一番!而且,那个冯如把拉特兄弟招来,也立了大功呀!”

王云东点了点头说道:“那干爹,咱们一块到那个研究所走一趟,别的不说,如果他们却什么,少什么。咱们肯定要尽量做好。为这些发明家创造更好的实验环境,这肯定比物质上的奖励更能够让他们感动!”

其实,王云东对于飞机也是异常的好奇。经管,在笔记本电脑中,看到过比如今的飞机先进百倍的各种喷气式发动机、甚至后世的飞机超音速也是稀松平常了。不过,这个年代能够让飞行器飞起来,还真是伟大的成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