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 定罪(2 / 2)

加入书签

陶耿氏道:“说的也是,可是眼见到了这个地步也着实遮掩不住。李家若是能解释,为何今日不来。”</p>

这句话才是关键。</p>

她让弘哥去李家闹一场,将许多话提前挑明了,李家自然会害怕。今日要面对陶家众人,舅舅和舅太太本就心虚,如何敢登门。</p>

容华犹豫不决,陶耿氏道:“二老太太和三老太太请夫人去堂屋里商量商量。”</p>

容华点点头,跟着陶耿氏、弘哥一起去了堂屋。</p>

堂屋里,二老太太、三老太太和几位叔公正在看族谱,二老太太看到容华热络地让容华在旁边坐了,然后问起容华的身子,“月份大了,比前些时日舒服些了吧?”</p>

“是好多了。”容华笑着回。</p>

二老太太道:“听说薛家宝贵着,你是个有福气的孩子,才嫁进夫家就有喜了。”</p>

容华脸微微一红。</p>

说了会儿话,大家言归正传。</p>

二叔公先道:“奉天李家虽出了一位娘娘,我们陶家也不敢再与他们做姻亲,族里的意思是给李氏写封休书,让李家来接人!至于李家拿走的东西,也要他们归还回来。”</p>

这时候该她和弘哥表露委屈。</p>

容华看了一眼弘哥。</p>

弘哥脸色不好地垂下了头。</p>

容华看向族里的叔公,面有难色。</p>

毕竟她和弘哥都是记在大太太名下,若是大太太被休了,他们两个脸上都要难看。容华抿着嘴不说话。她是要让族里明白,大太太的事白白连累了她和弘哥。</p>

二老太太果然先看出了容华的意思,拉起容华的手道:“休了李氏,家里也不能没有正妻,如今正安虽然在大牢里不得出来,这家还是要管起来才是,不能让正安和孩子们脸面上过不去。我瞧着,不如就从姨娘里面提一个出身好的,正正经经上了族谱。”</p>

容华惊讶地抬起头,“那……能……行吗?”妾室扶正可是大事,大周朝的历法虽然在这方面宽松了些,却也不是轻易就能这样做的。</p>

二老太太叹口气,“我也是为弘哥着想,”说着一招手,弘哥走过来靠近二老太太怀里,“索性正安身上没了官职,也不是行不通。”</p>

将妾室扶正有可能会获罪丢了官职,所以官宦之家是不会扶正妾室的。</p>

现在陶正安没了官职,说不定还会获罪,况且大太太这个正妻没有子嗣又要被族里休了,族里又不能做主为陶正安再另娶正室,最好的法子也就是扶立妾室。</p>

几位叔公互相看看也赞同地点头。</p>

三老太太道:“现在就看扶立哪个妾室好。”</p>

这是大事还要好好商议,容华又想起一件事,“母亲为陶家操劳这么多年,不好轻易就定了母亲的过错,还请几位叔公和老太太做主,至少要问个清楚明白,否则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也是心里难安。”</p>

弘哥也跟着点头,“姐姐说的,也是我想说的。”</p>

三老太太长长地叹口气,“难得你们姐弟仁孝,既然族里插手要管,自然要问个清楚明白。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将平日里给李氏办事的丫鬟、婆子锁了,细细地问来就是,果然冤了李氏,便让李氏和娘家断了往来,陶家不管败落成什么模样,也会养她终老。”</p>

容华这才安心了,看向弘哥,“母亲现在病得厉害,我们做子女的该床前尽孝。其他的就请族里做主。”</p>

弘哥道:“姐姐说的是。只是母亲病成这样,二姐却不能回娘家……”</p>

提起瑶华,屋子里又静了下来,几位叔公皱着眉头不说话。二老太太道:“我看,这样也不是办法,虽然嫁出去的女儿,却不能不对生母尽孝。”</p>

容华道:“要不然再让人去任家接一接,娘家出了这样大的事,二姐也不好不露面。”</p>

三老太太板着脸道:“既然和我们陶家做了姻亲,就该像姻亲一样走动,这样算什么。常宁伯家虽然是勋贵,瑶华却是去做继室。我们陶家也不算高攀他任家。”</p>

几位叔公听着皱起眉头。</p>

其他人也都仔细地听着老太太说话,陶正安这位二小姐,素来是病怏怏地在府里,后来匆匆忙忙被拉去冲喜,成亲当日还是两家来了轿子,这些已经让人听着稀奇,没想到嫁去任家之后没有回门,认亲宴也没有吃。这门亲事到底是做成了还是没做成,族里早就议论纷纷。</p>

二老太太睃了弘哥一眼,“弘哥说的对,若是瑶华真的在任家受苦,我们没有冷眼旁观的道理,不如就让正川正式登门去问问。”</p>

二叔公皱起眉头,“还有什么好问的。任家结亲的时候就不合道理,三日也不曾见女婿上门,认亲宴也没吃,礼不成就算闹到衙门里我们陶家也不怕,我看就将瑶华接回来,若是瑶华自己不肯回来,陶家就没了这个不孝的女儿。从族谱里除了名,从此和陶家没有半点关系。这样不清不楚地放着,白白连累了我们陶家好女儿的名声。”说完看了一眼陶正川,“你带几个人去任家吧!”</p>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