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七章 疾风骤雨(1 / 2)

加入书签

 容华扶着薛老夫人刚进院子,衣服还没来得及换,礼部就来传旨。</p>

薛二太太一时摸不清楚情形,拉住三太太问,“这是怎么了?老夫人在宫里得了赏赐?”</p>

三太太忙着整理衣衫,“恐怕是,要不然人一回来旨意就来了。”</p>

薛家女眷齐齐聚在花厅里,礼部读旨的人笑立在一旁等候,一会儿功夫容华进了花厅。</p>

二太太抬起头看着容华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容华的诰命服换了,裙子外多了层红缎。褙子上挂了月白色的无纹绣彩帨,下面缀着明黄色丝绦。</p>

诰命服裙子外这层红缎,非宗室不得使用。二太太心里顿时一沉,难不成礼部封赏明睿宗室爵?</p>

阖府女眷到场,礼部宣读文书。</p>

“谦丰奉恩辅国公义女周氏容华,怀瑾握瑜,资质灵慧,封为乡君。”</p>

除了薛老夫人和容华之外,在场女眷全都怔愣住。</p>

二太太睁大了眼睛。周氏容华,容华什么时候竟然成了谦丰奉恩辅国公义女。</p>

容华上前接过诰册,礼部官吏纷纷上前给容华行礼。</p>

薛老夫人笑道:“礼不可废,你们也来拜见乡君。”</p>

宗室爵和功臣爵不同,一个永远是主一个永远是臣。</p>

薛夫人等人上前行礼,二太太只能咬紧嘴唇跟在后面,在宗室面前失礼等同于冒犯天颜要治大不敬之罪。</p>

</p>

礼数过后,薛老夫人想起一件事问起礼部官员,“我记得应当是谦丰辅国公,诰册上写的却是谦丰奉恩辅国公。”</p>

礼部官员笑着道:“皇上才晋了辅国公爵位,从不入八分辅国公晋为奉恩辅国公。”</p>

薛老夫人露出笑容,“怪不得,那是大喜的事。”不入八分辅国公承继的时候要降爵,奉恩辅国公承继永远不必降爵。</p>

送走了礼部官员,薛老夫人让容华搀扶着回房里歇着。</p>

薛夫人、二太太、三太太、四太太坐在花厅里。</p>

三太太笑着道:“还是大嫂有福气,不但娶了宗室女,亦双也要嫁给安郡王做郡王妃。”</p>

听到这个消息,她也是欣喜若狂,薛夫人抿着嘴笑,这些年担惊受怕惯了,突然薛家重获恩宠,她竟有些不敢相信。</p>

二太太脸色阴晴不定,强露出笑容,“朝廷怎么会突然诰封。”</p>

薛夫人笑道:“大概是因为容华种出了薯蓣,”这件事在内命妇、外命妇中都传开了,薛夫人顿了顿,“我还以为朝廷不过是恩赏些物件儿,谁知道却是诰封。”</p>

几个人正说着话,薛崇义、薛明睿、薛明柏也从宫中回来。</p>

薛家一片喜气,薛明睿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朝廷诰封容华为乡君,他在宫中就已经得知了。容华从此之后就是宗室女,和陶家脱离了关系,容华心头的梦魇也该烟消云散了,皇太后的这份赏赐足以让他用爵位去换。</p>

薛崇义给薛老夫人行了礼,便被二太太拉去僻静处说话。</p>

二太太皱起眉头,“容华这是怎么回事?怎么就封赏了宗室爵?”</p>

薛崇义道:“容华在试种田上种植薯蓣有功,皇太后嘉赏的。”</p>

二太太冷冷一笑,“她倒好飞上枝头变凤凰,试种田那是薛家的,不是她陶容华自己的,凭什么就恩赏她一个人。”</p>

薛崇义谨慎地看看周围,沉声道:“这种话你也说得?容华是乡君,你以后最好改改称呼,什么陶容华?容华已经随姓了天家。再说朝廷封赏容华乡君,实则是给了薛家宗室爵,将来容华有了子嗣,那是要过继给谦丰奉恩辅国公继承辅国公爵位的。”</p>

二太太听及这话瞪大了眼睛,胸口似被人紧紧地捏住喘不过气来,半晌才道:“你说什么?长房占了一个爵位还要另一个?凭什么好事全都落在长房身上?老夫人怎么说?有没有说将薛家的爵位将来给了润哥?”</p>

薛崇义摇摇头。</p>

二太太气急,额头上也起了青筋,死命地抓了薛崇义一把,“那老爷还不去问,这要等到什么时候?老爷也是薛家子孙,也要受祖先荫庇,爵位是大家的,不是他长房一个的,趁着大家都在,老爷就去和老夫人说个清楚。”</p>

薛崇义被二太太说的烦躁,一把将二太太甩开,“母亲不可能会答应。我看你是疯魔了。”</p>

二太太脚下一趔趄,“长房拿着公中的钱去买试种田,有了好处却自己独占,难道是我说错了?老夫人就是偏心,这些年表面上尽对我们好,实则好处都给了长房,我有没有说错半点?你以为皇太后因试种田奖赏容华,却不知老夫人从中花了多大的气力?否则老夫人病成这般如何要去宫中朝见皇太后?”</p>

“之前匆忙分家,现在又为长房争得爵位,这一步一步都是安排好的,我们是上了大当,老夫人从前教训老爷要上进,而今老爷上进了如何?我们回来过年,老夫人没问老爷在外面有没有难处,根本就是不将老爷这个儿子放在心上。”</p>

薛崇义脸色越来越难看,扔下二太太转身出了门。</p>

二太太一路跟着追过去,眼看薛崇义进了老夫人的院子。</p>

薛老夫人正和薛明睿说话。</p>

容华端了两杯热茶和点心,刚要吩咐小丫鬟给老夫人的手炉换两块新炭,就看到薛崇义夫妇一阵风似的从外面进来。</p>

老夫人躺在床上抬起头看到薛崇义,“这是怎么了?”</p>

薛崇义坐下来等到气息安稳一些,低沉着开口,“本来儿子这话早该问母亲,只是一直忍着没有开口,今天正好明睿和容华都在,有些话不妨说清楚了更好。”</p>

容华看向薛崇义和二太太。薛崇义怒气冲冲,二太太则是不安中带着些期望。二太太怂恿薛崇义这时候来找老夫人,定然是和财物或者爵位有关。也就是说,外面的事薛崇义还不清楚。</p>

老夫人不动声色淡淡地道:“有什么话你就说吧!”</p>

薛崇义下定了决心,“大哥在陪都没了之后,母亲对儿子说,薛家的爵位就要落在儿子身上。朝廷复了薛家爵位,母亲却不声不响地给了明睿?若不是母亲从前说过,儿子断然不会争这些,既然母亲无心抬举儿子,如何让儿子这些年在外面为他人做嫁衣。”</p>

为他人做嫁衣,薛崇义终于说出了心里话。</p>

老夫人握着佛珠的手微微一抖。</p>

薛崇义接着道:“开始那两年若不是外面有儿子,家里有阑珊,这个家会是什么模样?当年若不是大哥不顾全家人生死,也不会将事闹的这么大,平心而论,大哥这个长子并没有尽到责任,大嫂对中馈也没有尽半分心力,这个家如何最后还是落在长房手里。”</p>

容华看了眼薛明睿,薛明睿抿着嘴唇一言不发。安国公没的时候薛明睿年纪还小,家里的事的确帮不上忙。老夫人也常说那段时日多亏了二太太帮衬操持家事。</p>

老夫人脸上都是失望的表情,“我是说过薛家的爵位就靠你了,可是到头来朝廷复了薛家的爵位是因明睿在边疆立了战功。你自己没有本事,我还能请求皇上将爵位落在你头上不成?”</p>

薛崇义道:“母亲不必哄骗儿子,立了战功的不止明睿一个。”</p>

老夫人冷笑,“当时我让你将明柏送去从戎,你们两口子怎么说?这世上哪有不舍本就得的利?明睿虽然得了爵位,我也没少了补偿你们。倒是你们自己想想这些年你们都做了些什么?”</p>

二太太恰时开口,“这些年媳妇管中馈可是尽心尽力。再说,母亲是冤枉老爷了,就算老爷和明睿政见不合,也不一定就是老爷错了。明睿有爵位自然是风光,老爷全凭自己有今天更是不容易。”</p>

老夫人目光凌厉地扫向二太太,“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朝廷上的事也是你能说的?你以为什么人都能参政?”</p>

二太太被骂的一怔。</p>

老夫人是气急了,否则老夫人以长公主之尊平日里从来不说这种话。容华怕老夫人身子受不住,上前去给老夫人顺气。</p>

二太太一脸委屈:“您这话也太重了,我们不过是辩驳两句罢了。”</p>

老夫人喘了口气,“我是纵你们太过了,若是开始就教训你们,哪里会到今日。我再如何训斥不过就是忠言逆耳,你们在外面跌了跟头那是要搭上全家性命。”</p>

薛崇义嘴角泛起一丝冷笑来,“母亲老了,光听明睿说外面的政事,未免太过偏颇。”</p>

薛明睿眼角如同蒙了霜雪,淡淡地看了薛崇义一眼,“二叔父知不知道庄亲王入宫之后就没有出来?”</p>

薛崇义一怔,瞬即冷笑,“庄亲王爷要行家礼,自然不会和我们一起出宫。”</p>

薛明睿没将薛崇义的冷嘲热讽放在眼里,“百官进宫朝贺,这次恩科主考也没有出宫,按理恩科应该年前就发榜,朝廷却压在了年后。”</p>

薛崇义渐渐听明白了薛明睿的意思。</p>

薛明睿道:“任家利用酒楼之便泄露试题,中榜之人有许多是任家和二叔父酒楼里住的考生,我刚才和祖母商量要怎么才能让二叔父脱罪。”</p>

二太太的脸色也渐渐变得难看。</p>

床上的老夫人靠在引枕上的荷叶窝上,“我早就让你们关了那酒楼,你们就是不肯听,现在朝廷少不了要查你们,我若是你们趁着这个时候回去将账本拿出来瞧了,看看有没有纰漏,免得年还没过去,人先下了大狱。”</p>

薛崇义满面恐惧,和二太太对视了一眼,二太太急忙站起身要出门,没想到才走了几步,李妈妈迎了上来,“不好了,外面有官兵上门,要找二老爷。”</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