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手术开始(1 / 2)

加入书签

 第二百七十九章手术开始

夏日里的休斯敦热浪熊熊,街道两旁的花草树木也越发的打蔫,人们都躲在开着冷气的办公室或者是家中避暑,但是为了生计和工作,仍然有很多人要在外四处奔波。

休斯敦赫曼纪念医院门外,来自美国、中国诸家媒体的记者还有那些喜欢火箭队的球迷,此时都安静的守在医院的大门外,所有人远远的注视着这个方向,同时也被医院安排的保卫以一种警惕的目光监视着,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让媒体记者混进去,影响到里面正在发生的一件不大不小,但是影响却很广的足部手术。

就在前一天是下午,全世界的各大媒体最终从火箭队官方那里得知了,大姚要在今日开始手术的消息。尽管手术的信息公布已久,但是确切的时间一直没有确定。而且手术的主刀医生的人选一直都是人们所争论的焦点。

但是只是短短一两天的时间内,火箭队竟然忽然之间敲定了一切,到是叫所有的媒体和球迷大吃一惊。心中不由得暗自猜测,这一次的手术是否有所变数,也因为如此,因为时间紧张的缘故,很多家媒体都来不及准备,就紧急的派出了记者,过来探问究竟。

只不过和前两次差不多,大姚在手术前后医院不负责限制采访,但是在手术进行中,所有的媒体一律挡驾在外。这一点不允许有半点优先或者是特权。按照赫曼纪念医院公关经理苏珊小姐的话说:“我们的医院必须为病人保障他们的个人隐私,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积极配合。”接下来,就是一通长篇大论的说服教育,然后再把记者礼送出门。

所以一直到现在,媒体和记者得到的依旧还是火箭目前官方的说法:大姚地手术是在征询了诸多医学专家之后制定的方案。除了对于骨裂的治疗,他还将接受足弓的整形手术,以缓解脚步的压力。不过。和大家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样,这一次的主刀医生不是火箭队的队医克兰顿,也不是著名的运动外科专家亚当斯。

而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名声鹊起的中国医生,白文静。

“白文静是谁啊?”当听到这一消息之后,立刻就有记者一头雾水地问左右的同行。的确,这个中国名字骤然听在耳中,一时半会蒙住了也是情有可原。

“我说你不是吧,亏你还是记者呢,竟然连白文静白医生的名字都没有听说过。如果不知道白文静,那么你总该知道纽约电视台恐怖袭击。还有纽约街边公园神迹等等轰动一时的爆炸性事件吧!”果然,话一出口,这位就立刻遭到了同行们地鄙视。当听到了这些耳熟能详的大事件,不少人都是一副恍然大悟的神情,惊讶道:“还以为这位神奇地中国白医生还在纽约呢。我说最近怎么纽约那边没有新的新闻出来呢,原来这位大人物现在就在休斯敦啊!”

有消息灵通人士故作神秘的低声说道:“知道不,白文静白医生可是火箭队总裁亚历山大亲自出马去纽约请回来的大神。而且为了这一次的手术。原前的队医克兰顿也要担任助手的角色。可以说,这一次真地是强强联手,我想手术一定会很顺利的。”

众人闻言都是一副赞同的神情,但是有人质疑道:“不是说这位白文静医生是中医吗?怎么还会外科手术?”

话音未落,立刻就有人不屑道:“看来孤落寡闻的人还真是不少呢,难道之前你们没有看过报道。这位白文静医生在中国本身的职业就是外科医生吗?而且同时,他也是一名出色地妇科专家……”

不提美国记者的如何在一旁议论和白文静有关的事情。 就说同样前来采访的中国记者们此时却是眼前一片迷茫。

“白文静是谁?”这句话问的语气与之前的美国记者问的如出一辙。但是这些中国媒体却是真的不知道白文静是谁了。

负责美国方面报道的制作人以及编辑记者。一时之间头感到头痛无比。好不容易抓到一个新闻,竟然还不知道这个白文静到底是什么人。要是只传回国内一个名字,估计自己一定会被老总们骂死。

当即就有人疑惑的说道:“听名字,不会是韩国人吧?”

这人话一出口,大部分人都流露出差不多地神情。觉得这种情况地可能性很大。一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认为为大姚做手术的医生,会是自己地同胞。其实也难怪他们会出现这样的误会,实在是国内的医疗业内在国际上著名的医生专家,的确为数不多。而全世界范围内,最具有影响力的亚洲医生,也多是来自印度、日本和韩国。也正因为如此,中国记者们才会如此的没有底气,没有第一时间把这个白文静三个字往自己同胞上联想。

不过万幸的是,还好白文静的不是复姓。要不然非要被这帮国内的记者们误认为是日本人了。

只是短暂的迟疑了一下。负责采访的领队就立刻对手下人命令道:“别傻愣着了,既然不知道就赶紧去问!要是报道的时间延误了。我找你们算账!”

休斯敦站的驻外记者叫周洁,一个身高170,体态纤瘦,相貌清爽秀丽的女孩子,因为脸上几点浅浅的小雀斑点缀,使得她整个人都显得青春靓丽,可爱的她也因此人缘极佳,颇受前辈们的照顾。她这一次是头回在外海做新闻采访,之前在国内实习了半年多,历练的还算是成熟,因为外语出色的缘故,被派到休斯敦做海外的采访记者。

不过到了休斯敦之后,因为是新人的缘故,虽然身份是记者,但是一些跑腿的事情还是要她来做。

对于打听白文静资料的工作其实也没有那么困难,当领队的负责人把工作派到她地头上。这个性格爽朗的北京女孩儿就忙不迭的笑着点头答应了下来:“您就瞧好吧!”

这次来休斯敦采访的负责人叫谢凯,四十多岁,下巴上的小胡子修剪的很漂亮,见到眼前这个新来的女记者如此痛快,心中有几分喜欢,就不由得提醒道:“看见路对面的那些人了吗?估计都是当地的媒体,你过去打个招呼,聊聊天,也算是联系一下感情。”

聪明的周洁一双充满了睿智光芒地大眼睛随之一亮,立刻高兴的叫道:“那行。我过去打个招呼,马上就回来。”说完,女孩子就一溜烟的跑了过去。

“这个小丫头不错啊!”摄像师掏出一根烟递给谢凯,看着周洁的背影由衷的夸奖了一句。谢凯把烟点上,抽了一口。随即说道:“是啊,年轻就是本钱。女孩子很有活力,这一次跟我出来。是上面特意安排地。最近台里在搞改革,估计会大量的启用新人。哎,以后这些年轻人出头的机会越来越多,我们这些老家伙就该退居二线了。”

摄像师笑道:“谁退居二线都可以,但是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你谢哥啊!不过这一次海外站删撤了好多个。要重新调整,不知道台里面是什么意思。有啥内部消息没有?”

谢凯闻言心中一动,转头似笑非笑地看着他笑道:“老赵。啥意思,不会是打算往外面走走了?”

就在谢凯和摄像师老赵研究台里的最新情报的时候,周洁却是一溜小跑来到了马路对面一棵大树的树荫下,直接冲着一个正在低头整理手提袋手里拿着麦克风话筒的火红色头发的女孩子走了过去。\\\\\\

赫曼纪念医院的手术室内,白文静和克兰顿一起戴上了胶皮手套。全身上下只留下一双眼睛在外面,对视一眼,点了点头,相继走上手术台。

“怎么样?昨天晚上睡得好吗?”白文静这话是对手术台上地大姚问的。

因为是局部手术,因此麻醉的部位也仅限于小腿一下的部分,而且考虑到大姚是运动员的缘故,担心过度地麻醉会造成日后不良的反应,所以麻醉的剂量掌握的很严格,是请了赫曼纪念医院最棒的麻醉师负责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