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群鬼(2 / 2)

加入书签

为的老头哭诉道:“还请上仙细听我详述。我等乃是这马迹山百姓,世代居于此处,生活虽然不富足,但好歹也活得下去。但约六十年前,日寇侵略我华夏,我等马迹山居民在*太湖游击队的带领下,顽强抵抗贼寇。但无奈寡不敌众,加上叛徒告密,我等被大批日寇围困,尽遭杀害。日寇惨无人道,更以通敌之罪名,将我等亲族并附近村落百姓尽数捕来,坑杀于此。可怜我这小孙儿,未满三岁,居然……居然被鬼子拿来练习刺杀,身中数十刀……”

说到这里,老头已经泣不成声。而周围群鬼也纷纷号啕,无奈却不出半点声响。场中虽然只有老头一人传出哭声,但杨斌却分明感到整个天地都在哭泣,号啕声遍于四野。一股股强烈的怨气从群鬼身上喷薄而出,凝聚成一股如同龙卷风一般的怨气巨柱,直射苍穹。

郁倩倩原本躲在杨斌怀中不敢看群鬼惨状,但耳朵却一直听着老头讲述,听到此处,对这群不散的英烈亡魂心生怜悯与敬意,恐惧之心尽去,不知不觉地探出头来,看着群鬼泪如泉涌。

对于当年日寇在马山制造的惨案,杨斌也有所了解,但从未听说有这样悲惨。这可以说是锡城政府的失败,改革开放后,很多日资企业进入锡城开设工厂。锡城政府上下欢迎日本人都来不及,又有几人会吃饱了没事做,将当年的惨案重新翻出来宣传?因此,连杨斌这个本地人对当年惨案的详情也不甚了解。

听了老头的讲述,杨斌也是悲愤难耐,问道:“所以你们这些年来一直怀着一股怨气,无法投胎转世?是不是要我给你们度?”

老头忙道:“启奏上仙,我等不能投胎转世,并不止此缘故。自前些年这马迹山上建起了灵山大佛后,此地佛事甚多。我等也占了佛祖的恩泽,身上怨气渐散。原本再过百十年,我等就可洗尽生前怨愤,重新投胎做人。可未曾想到,在去年的时候,此地,我等埋骨之处被开商买下,建起了眼前这成片的别墅。在开挖地基时,我等尸骨尽被掘出。但开商怕此处原本是万人坑的事情暴露,会使他人不敢买他的楼盘,竟然没有将我等尸骨移埋他处,而是让人秘密将我等尸骨尽数焚烧殆尽,骨灰抛入太湖之中。可怜我等,好不容易盼来投胎转世的机会,却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绝了我等最后一丝希望……”

说到此处,老头并群鬼又哭了起来。

杨斌从补天诀中知道,一般人死后,其魂魄会直接进入冥府,等待投胎转世,并不会在世间逗留。但也有一些人,因生前有极大的怨愤,或有心愿未了,死后身上充满怨气,则会被冥府挡在门外,成为游荡在世间的孤魂野鬼。要度他们,只有将他们的尸骨好好供奉,做足法事才行。眼前这些鬼魂因是被日寇虐杀,身上怨气冲天,原本在灵山大佛的佛光洗荡下,还有希望将怨气洗净,再入冥府,可无奈遇上了无良开商,将他们的尸身烧成了灰烬。这下,就算是做法事给他们度,也因为缺少尸身这样一个重要的媒介,而变成不可能的事情。

想到这里,杨斌问道:“那你们找上我干什么?”

老头抹干净眼泪,说到:“我等今日见上仙经过,身上隐隐有仙灵之气,心知上仙必是修道之人。故冒昧群聚于此,还望上仙救我等!”

说完,老头带着群鬼再次拼命给杨斌磕头,大有杨斌不答应,他们就长跪不起的架势。

杨斌思忖了一会儿,说到:“你们的尸骨尽毁,要度你们,除非是大罗金仙下凡,以*力直接打开冥府之门,否则是不可能的。”

群鬼一听,顿时一脸绝望。有个别心理素质差的,甚至当场嚎啕起来。

杨斌接着说到:“虽然无法度,但我也有别的方法可救你们。你们可愿听?”

群鬼一听事有转机,立刻兴奋起来,纷纷点头表示愿听。

杨斌说到:“你们一身怨气,虽还未化身厉鬼,但投胎却是万万不能了。不过这身怨气却是修炼鬼道的上上之选。我有修炼秘诀一篇,正适合你等。只要按照此诀修炼,他日定可成就鬼仙功业。到那时,你等可永世不堕轮回,上穷碧落,下临黄泉,天地四海随意逍遥,甚至可重造肉身,再世为人。岂不比投胎转世,懵懵懂懂从幼儿做起好的多?”

群鬼原本最大的愿望无非是投胎转世、重新做人,却从未想到还能遇上这等好事。毕竟这些鬼彼此大多是亲人朋友,生活在一起这么多年,感情很深。真要他们忘记这一世的记忆,从头开始生活,还真舍不得。听到杨斌的建议,群鬼无不欢欣鼓舞,纷纷做同意状。

为的老头更是激动地拜倒在杨斌面前,誓道:“上仙大恩,我等磨齿难忘。从今往后,我等任凭上仙驱策。如有违逆,五雷轰顶,魂飞魄散!”

群鬼也纷纷点头,表示愿与老头一样,为杨斌效力。

这些人都是因抗日而牺牲的英烈,杨斌哪敢驱使他们?忙摇手说道:“不必!不必!各位是为中华民族而亡。多年来无法投胎,只能在此受苦,是我等子孙后代不肖。现在帮这么点小忙,乃是我等义务,岂能求报?”

也不等他回答,杨斌默念法诀,直接将补天诀中有关鬼修的功法以灌顶的形式传给了老头。

见杨斌如此豪爽,老头更是坚定了要给杨斌效力的决心,也不顾杨斌阻止,再次代表群鬼下毒誓,非认杨斌为主不可。

杨斌再三推辞,无奈鬼魂的固执非常人可比,怎么都无法让群鬼打消这个念头,只得勉强答应了下来。

见杨斌接受了他们,老头再次纳头拜倒,口称“主公”,说道:“主公大德,我等永世不忘。日后若有需要,主公只要呼唤老朽姓名,我等定会赶来为恩公效力。老朽姓黄,人称七公,恩公届时只需三呼‘黄七’即可。”

话一说完,老头即带着群鬼,消失得无影无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