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秦朝改命之艰难(1 / 2)

加入书签

 结合前世与今生的不同记忆,以上帝视角来纵览全局细节,掩埋在历史中的真相,可以被还原揭开。</p>

“单纯杀掉赵高,毫无任何意义。”</p>

“死了第一个赵高,嬴姓赵氏王族中也会出现第二个赵高、第三个赵高、……。”</p>

“流于表面的问题现状,犹如水面上的轻微涟漪。”</p>

“唯有通过水面上的涟漪波动,洞穿隐藏在水下的暗流,将其抚平,表面上的涟漪才会自然平静。”</p>

“可暗流之所以是暗流,不仅仅是因为它隐藏的足够深。”</p>

“还因为它非常的危险。”</p>

姒元伸手端起一杯美酒佳酿,静静品尝思虑。</p>

“水面之下,暗礁遍布。”</p>

“每一种暗礁,都会对暗流造成一定的影响,稍有不慎,就是触礁身亡的结局。”</p>

想要改变秦朝二世而亡的结局,必需要同时做到两点才行。</p>

第一点,彻底拔除掉数百年时间积累下来的庞大楚系外戚势力。</p>

只要能够做到这一点。</p>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就成为了一个笑话。</p>

没有大量楚系外戚势力在内部捣乱搞破坏,一帮惶惶不可终日的丧家之犬,不过反手就能轻易拍死。</p>

第二点,彻底消除掉嬴姓赵氏王族与秦王政之间的深仇大恨。</p>

想要消除这样不死不休的仇恨,只有两种解决办法。</p>

第一种,将所有嬴姓赵氏王族知情者的个人记忆,进行修改扭曲。</p>

让他们认为秦王政真的就是自己人。</p>

同时还要将相关典籍记载,彻底焚毁破坏,方可化解那不死不休的窃取秦国君王权柄的大仇。</p>

至于第二种解决办法。</p>

那就是将所有的真正嬴姓赵氏王族成员,无论男女老幼,全部斩杀干净,鸡犬不留。</p>

没有了产生仇恨的目标,那自然就不会有仇恨存在。</p>

“解决办法虽有,可想要做到,又何其艰难!”</p>

姒元暗自感叹一声。</p>

仅仅一个楚系外戚的势力,就足以让人头大。</p>

数百年的积累,可不是一朝一夕那么简单。而且这些人,因为宗亲关系,互相帮助的原因,大多身居秦国高位。</p>

算得上是秦国的核心支柱之一。</p>

拔除楚系外戚势力,实际上就相当于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p>

纯粹的自残行为。</p>

甚至稍微操作不当,一个不小心,整个局面就会演变成为互相同归于尽的结局。</p>

毕竟那些楚系外戚势力,可不会傻乎乎待在原地,什么反抗都没有,任由你随意搓扁揉捏。</p>

前世记忆中,昌平君熊启的带头造反作乱,就是实际例子之一。</p>

昌平君、昌文君等诸多楚系外戚,还是在秦国出生,在秦国长大,在秦国学习,在秦国嫁娶,在秦国生儿育女,……。</p>

可以说,算得上是地地道道的秦国人。</p>

可一旦面临自己祖辈出身的身份召唤,只需要一句空口话语,他们也能果断叛乱。</p>

在最为关键的时候,给秦王赵政的背后狠狠来了一刀,让整个秦国元气大伤,伤筋动骨。</p>

差点儿一蹶不振。</p>

要不是秦王政、李斯、冯去疾等人才能足够高,反应够快,强行稳住了局势。</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