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初收皇权 (六)(1 / 2)

加入书签

 “王爷?王爷?您这是怎么了?”

奕忙收摄心神。。

“唔,是少荃啊,没什么,刚才香灰迷了眼,正揉呢,你做什么呢”奕赶忙用袖子擦了擦眼角。

李鸿章刚才一直站在附近观察着不断忙碌的奕譞和呆立着的奕,他清楚的知道即使光绪皇帝亲政,大大小小宫廷、国家的大事,决然少不了这位位高权重,眼光开阔的六叔。如果不是这些年在恭王府走动得勤,自己哪怕有天大的才能,也不会稳稳当当的做了十几年直隶总督北洋通商大臣兼着武英殿大学士,设立天津机器局、派遣留学生、建立同文馆、派任驻各国使节、为成立北洋水师购买船舰枪炮、修造海防工事,哪一件不是奕在背后撑着,自己才没被朝廷里那些大人们连篇累牍的奏折参倒?

眼见奕不知缘由的伤感如此却不愿承认,李鸿章只得委婉的循循劝导。两人正渐渐谈得兴起,忽听远处人声嘈杂,宁寿门旁聚集的人也越来越多。醇亲王奕譞小跑过来:“六哥!六哥,哦,少荃也在,你快去看看吧,户部尚书阎敬铭和广寿几个内务府大臣打起来了!”

“嗯”奕眼皮不抬,一副事不关己的表情。

“五哥去召集命妇准备大行皇太后小殓,礼亲王正在指挥皇极殿里的布置,谁知道阎敬铭怎么跟内务府几个大臣吵了起来,哎,也不看看是什么时候。”奕譞没看出奕怪异的表情。

“嗯,你看着办吧。”奕取出根雪茄,李鸿章马上划火点着。

奕譞这才发现奕举动有异,急得跳起了脚:“六哥!您是总理大丧事物王大臣,您再不过去看看!出了事咱们……”

“嗯。”奕还是不置可否。

“王爷,您先别急”李鸿章眼见两人顶上了牛。心里暗暗叫苦。明摆着,恭亲王奕这是对十岁的小皇帝亲政大为不满,可皇帝毕竟是醇亲王的亲生长子。这样下去,他们亲兄弟必然势如水火,自己最担心的就是朝廷最高层发生分裂以致影响整个国家大政,自己还不能过多参与到宗室内部的斗争里。这下,连政治经验丰富、善于周旋亲贵的李鸿章也犯了难。

“嗐!”奕譞一跺脚去了,李鸿章低头询问:“王爷,臣先去看看,回来向您禀报?”

奕吐了几口烟圈才点了头,用复杂的目光盯了李鸿章好久。

宁寿门旁的争斗正愈演愈烈。身材矮小敦实的户部尚书阎敬铭刚五十出头,因年幼时在家乡种田出身,所以深知民间疾苦,做官刚直不阿,精力过人。进士出身的他,剿灭太平天国时期在湖北布政使任上敢于杖责湖广总督官文的男宠,声名鹊起,直做到户部尚书总领天下财富。可等到上任,刚直的阎敬铭才明白自己进了是非窝。

且不说户部每年的支出多达近九千万两,比收入超支近一千万,兵费、官俸占了一大半;各省都有自己的厘金收入分文不上交,可一有战乱水旱灾害还非得奏请户部出钱;海关由英国人把持;最头疼的宫廷的消费更使得以善于理财著称的他如牛重负,几乎每个月内廷都拿着慈禧太后的懿旨来户部要钱,眼见几十、上百万的银子无声息的填了无底洞。气的阎敬铭上了几十道恭请节俭、划分内外用度的奏折却都被留中不发。朝廷年年寅吃卯粮,拆了东墙补西墙,阎敬铭再也无法筹措钱物,这回在宁寿门一听内务府几个大臣狮子大开口,要户部发银五百万两办理大丧,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阎敬铭实在忍不住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