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暗云袭来7(1 / 2)

加入书签

 这是历史课上老师讲的,很透彻也很实用。为了日后帝国的伟业,必须放弃不必要的东西。然而受过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的唐汉明不是放弃,而是把它们先“隐藏”起来。用人性中趋利避害的终极心态或者说用“恶”制“恶”,等无边的光明重新照耀在东方这片美丽的国土时,才能用善去推广善,次序万万不能颠倒,用自身的另一面统治幅员辽阔的疆土。

也许这就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日夜不停处理国事的闲暇,唐汉明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利用宫中无数历朝统治经典填充自己的大脑,孟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可是那一个个王公大臣不是火锅里的鱼鳖虾蟹那么简单。

许久,荣禄才稍稍振作了精神不那么失神落魄。追随皇帝战战兢兢来了景山。

时光荏苒,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时。荣禄终于又见到了她,只是一外一内,天人永诀,万劫不复。撕心裂肺的嚎哭惊心动魄的盖过了周围大臣的虚情假意,涕泪奔流的荣禄直放开心怀,恨不得立时死去,紧追上或在奈何桥或在阴阳界正去冥冥世界的她。

“惟大清光绪七年二月七日,儿臣率文武宗室百官乃上告于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之灵位曰:朕以冲泠,劭承大统,承继文宗显皇帝、穆宗毅皇帝之位,皇太后与母后皇太后不辞辛劳,于同治初年便依附祖制,垂帘听政,综理国事,剿平发捻乱匪于当日,重开中兴伟业于斯时,我朝列圣相承代代垂拱而治,无不以敬天法祖亲政爱民为任。皇太后与母后皇太后宏开恩德,办理军国大政无不尽善尽美,天下臣民莫不欣欣欢呼!不意皇太后于光绪六年身染沉疴,药石难医……”

这当然是翰林院的文章,空洞无味仿佛嚼蜡,众人静静听着歌功颂德的祭文,荣禄听得很仔细,直到了最后一句:“呜呼哎哉伏惟尚飨”就已经忍不住伏地哀恸了。

唐汉明很能理解大臣的心思,就把慈禧太后所有的徽号全部加了上去,并单给她加了她从未得到过的四个字。这种违背祖制的事却获得了王公大臣们一致拥护。

荣禄的悲痛欲绝被形形**的目光笼罩还毫无知觉。正哭泣间,后面一只手拽了他:“仲华,臣子哭灵可没有你这样的,仔细失仪!”悄悄回身才发现不是别人,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

荣禄的失仪有目共睹,李中堂的好意提醒让他稍微清醒:一个外臣当着那么多宗室亲贵真的不拿自己当外人了?!

冗长繁琐的大典在持续了三个时辰后结束。

七天后,慈禧太后的梓宫将被正式运往河北昌瑞山的皇家禁地——东陵埋葬,入土为安。大清门、正阳门、永定门被禁军封锁的连只苍蝇都飞不出,临街的民居、商铺、饭馆、旅店一律不得擅自窥视。

宝泰是京师老字号的大茶馆,从康熙五年开业,赫赫扬扬百多年在北京无数的大小茶馆里首屈一指,它正好坐落在热闹的大栅栏街口,三层松木建筑,大玻璃窗。环境优雅,按说北京茶馆的发达还多亏了八旗。自打顺治皇帝入关,满汉蒙古八旗全部迁入内城,而原有的内城汉人被扫地出门迁往南城或外城居住,才造成今天北京城东贵西富南贫北贱的大格局。

朝廷优待功臣,八旗不论老少,生下孩子一落地就有一份钱粮,到年龄就入营当差。按月领银钱,按季领禄米,除了当兵,朝廷严令旗人不准经商、做工、务农。目的是保证八旗军战斗力,可愿望跟现实总有差距,百年之后,基本上所有的旗人都成了什么生存技能没有,只会生孩子养狗逗蛐蛐、遛马喝花酒听戏熬鹰玩古董泡茶馆吹牛皮好吃懒做的大爷!战斗力自是无从提起了。

这群旗下大爷还美其名曰:我们干活儿?祖宗们早就替我们干完了!

有一利必生一弊,反之亦然。世上所有的事都没有完美的。旗下大爷的好吃懒做给京城的茶馆酒肆带来了无限商机。这不宝泰茶馆就沾了光。

“爷您来了,您吉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