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惊风密雨10(2 / 2)

加入书签

“不用问就是他们几个!”奕抬头望着说话的慈安。“先把六爷除了,接下来才能摆布我们娘儿俩。宫里宫外,京里京外,蒙古外洋,铺天盖地好大的本事!既然如此,六爷、七爷、五爷,还有仁寿和善耆,咱们得齐心协力,劲儿往一块使,帮着皇帝渡过难关,是皇室之福也是你们的福气。”

诸王由奕带头宣誓效忠,慈安也稳住心神道

“东蒙古那边不用操心,我还留着一支奇兵。皇帝,你用密旨敕封蒙古喀尔喀亲王那彦图为钦差大臣、蒙古宣抚使,多让他带些金银珠宝立即启程去东、西蒙古诸旗安抚。他祖上策凌是平定西域的功臣,他们家又是成吉思汗嫡派子孙——赛音诺颜部的旗主,在东西蒙古诸旗中威望甚高。为人忠诚老实,他嫡福晋是我的表妹,万无一失。如果东蒙古诸王胆敢造反,让他领西蒙古之兵先断了他们的后路再聚而歼之!”

“太后圣明!”连唐汉明在内无不衷心钦佩,慈安把方方面面的关系都安排的如此精细,不愧理政二十年。

“你们几个另有差事。”唐汉明显然是早跟慈安商量好了,接过话道:“国势衰微,钦天监奏称天子应率满洲八旗都统大员赴辽东满洲龙脉祭天祈福,我满洲龙脉于长白山,可惜朕忙于国事不能亲往,朕有意令仁寿王叔下个月辛苦代朕走一趟。你祖上睿亲王多尔衮定鼎有功,是定国元勋,朕令你用天子仪仗,满汉蒙古八旗佐领以上各官及满洲四品以上觉罗全都去。另外避暑山庄年久失修,回京时路过热河,你会同热河都统详查山庄的殿宇楼阁。在热河多呆些日子,非奉朕亲笔手谕不得回京。叔王,朕的话您明白?”

仁寿久利世故,官场上摸排滚打了五十多年,什么不明白?跪倒称是。

“叔王的年纪大了,朕派二十名大内侍卫和二十个手脚麻利的小太监侍候您。朕已下旨令工部、户部、内务府预备大驾。哦,国库空虚,太后和朕从内库里发下五十万两白银,足足够用,您就放心去吧。”

“奴才一定不负太后皇上圣恩!”

“宣旨!”

等圣旨传宣完毕,除睿亲王仁寿,其余几王无不震惊!奕叩头:“值此多事之秋,奴才与七弟、五哥不宜远行,请皇太后、皇上圣鉴!”

唐汉明冲慈安点点头:“你们在京毫无意义,皇太后和朕有仁慈之心,然不除此恶疾,皇太后圣虑难安,大清今后的振兴则无从谈起。”

奕等人见慈安满意,硬着头皮连连称是。饶是诸王智谋深远,谁也想不出这对手中无权、无兵的母子怎么对付就要到来的危机。

混乱、闹心。就连英法联军入京火烧圆明园奕也没感觉有这么失落。他不明白慈安吃了什么药,对一个十一岁的孩童言听计从。哎,现在既然用不上自己,为了大清,他只得坦白了。想着他从怀里掏出张薄如蝉翼的棉纸。

“太后、皇上,奴才有罪,这是奴才在神机营里的亲信嫡系名单,如若奴才远行,万一京城有变,皇上可宣他们进京平乱。但人心易变,时过境迁。奴才也不清楚还有多少人忠心,皇上,您一定要保重!”

无情最是帝王家,然帝王也是人。唐汉明再也忍不住,泪眼蹒跚凝望着奕和奕諠、奕誴,在这个时空不是亲人的亲人,快要离别或者永远不能相见的亲人。此时此刻,他才明白,抛弃了权力、阴谋,被现实扭曲的人性里还会残留着几丝温情。

“多谢六叔!朕一定为您和五叔、七叔送行!您放心,祖宗护佑、上天也会眷顾朕躬!一群宵小之徒决然伤不了母后与朕。您就放心吧!朕也盼着你们早日归来!”

“六爷、五爷、七爷,为了皇帝和江山社稷,只有委屈你们几个了。”慈安有些无奈,凄凉。

奉先殿里少有温情场面转眼迎来了清代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宫廷政变,意义之深远,因为远远超过任何一场变革而被载入史册。

“什么,都病了?!”翁同和怒气上涌,都十几天了,恭亲王奕、礼亲王世铎、醇亲王奕諠、军机大臣景廉、文庆、李鸿藻全都称病再不入值!翁同和派军机处的苏拉太监探访全是有病不能见人。哎,另一位军机大臣宝鋆也是年高体弱不堪重负,其实是半修养状态。惇亲王五爷本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下可好,原本人满为患的军机处算是空出来了。可天下的大事说是全凭皇帝圣裁,但军机处这个实际上的秘书班子却是万万不能少的。兵费、河务、吏治、民生、司法、外洋等等等等所有的政事无不先于军机处汇总,也难为了翁同和偌大年纪强撑着,只剩下曾纪泽和阎敬铭忙完部务两边儿跑,偏巧曾纪泽身体也不佳。累的翁师傅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翁同和为此上奏皇帝增加人手。小皇帝除了五月二十五日在乾清宫大朝再也没见人,只是频频下达上谕。细问之下翁同和才晓得,皇帝也圣躬违和!

一窝窝的六部堂官和九卿八寺的大小官员一天到晚追着翁同和请示示下。翁同和终于品尝到权力带来的荣耀,可是这荣耀让他生不如死。

天气越来越热,所有的“病人”没有一丝好转的迹象。军机处还是空荡荡的门可罗雀。京城依旧繁华平和的外表下,一股巨大的漩涡暗中开始搅动。

请看下一章祸起萧墙<div>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