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合围!2(1 / 2)

加入书签

 刘永福的坐骑那是特特跟了他十来年从上千匹战马中精挑细选出的良驹,在漫天战火轰鸣中丝毫没有受惊,亲兵们紧紧在后跟随着,马上的将军一身戎装紧握宝剑用望远镜眺望着前线猛烈的炮火,空气中弥漫着从未有过浓烈的硝烟和震耳欲聋的隆隆声连身经百战的亲兵也有些紧张。()

片刻来到王德榜的指挥所,这是个用简易的木桩篷布围起来的狭小空间,隐藏在小山丘侧后方,地势较高,正好能很全面的观察道一切前沿阵地的情况,四处也是禁卫森严,刘永福惊讶于自己的听闻,原先早就听说中**队**无能一听敌军来到望风披靡,然而此刻他才发现,在第一线对法军作战能打敢拼的并不是自己的黑旗军,而是由湘淮绿营改编的警备军。

让他眼界大开彻底抛弃原来法的是眼前悲壮的战斗场景,所有警备军战士视死如归与敌军同归于尽的战斗意志,非凡的国家造就了非凡的战士,国内的改革必然影响了尚留有不小战斗力的青年,尤其是裁军之后余下的都是各省青壮年组成的精锐,虽暂时称不上劲旅,却也比穷乡僻壤出来的黑旗军精装的多,再说警备军军官与法国人没法比,比黑旗军一群目不识丁的老粗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指挥所周围除了防卫还有一群人忙的不亦乐呼,先是从国内召来的一大批医科院的生,大的三四十岁,小的只有十六七,都在一本正经的为受伤的战士包扎伤口、上药止血。这第一批战场医生确实没有经验而且很少能做手术,大部分还处于习阶段,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害怕,在简陋的环境下尽职尽责的为中国医疗界矗立的第一座丰碑。

血肉模糊尸体零零落落的残损人体被抬来抬去的放在空闲地方,一幅幅崭新的担架和纱布用品打着“帝国药业”的牌子,都是胡雪岩组织中国药业集团的各大同仁们无偿捐赠的新品,同仁堂的止血散和诸葛行军散,松鹤堂的消肿丸,云南的白药、四川的红油,还码放着数不清的丸散膏丹,有些明白过来的刘永福感慨颇多,以前大清的时候战士们受了伤战场上根本无人问津任凭死亡腐烂,家属连块尸骨都找不到,谁能指望这样的士兵去保卫祖国?这样的士兵凭什么去保护一个不爱自己的国家?

所以革新朝廷在皇帝亲自指挥下集中绝大部分精力使劲力气搞好远征军的后勤供应和医药,皇帝甚至派来了太医院的二十名御医专门就诊。

一点一滴的与往日的不同战场生活自然让士兵们勇气倍增,原先靠打家劫舍吃饭的他们两天居然能吃到一顿肉了,受了伤也有人救治。所以战斗力猛增,才能视死如归。

这是读过《孙子兵法》的刘永福和其他将军们都了解却没有做到的,因为毕竟十九世纪末的意识再先进也没有跨过世纪。

侧翼战场离正面战场大约4里左右,那里的地势更加险要,战斗也激烈的多。刘永福边走边打量着其他忙碌得扛着弹药运送火炮哼着歌曲的战士们精神振奋,个个奋勇争先。

“好样的兄弟们!”他第一次由衷的赞叹着国内的来人,他知道,许多年轻的生命会在这里永远留存再也不能返回家乡。战争也许是法国人跳起来的,但自己同样是个侩子手。

考虑到战况紧急所以正要离去视察侧翼阵地的他刚接过马鞭,就听一旁简易的医院里传来一声哀嚎:我要见刘将军!

刘永福闻声紧走几步一挑帘子进了医务所,一阵呛人的酒精味夹着药味扑面而来,正在忙碌的众人见进来一位敦实的中年汉子,有认识的黑旗军士兵顿时惊喜不已:刘将军来了!

是永福大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