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巴黎!(1 / 2)

加入书签

 跪在洞外瑟瑟发抖的奕在众人形形**眼光下真如锋芒在背、百口莫辩:“臣实属不知!这块碑早年听父皇说起在高宗皇帝年代便不知所踪,今日却在臣府中发现,却......却有些蹊跷之处!请皇上明察!”

康熙皇帝一生罕有题字。()今天的北京城内,除公文外,经考证的康熙题字只有3个,除了福字碑上的那个“福”字外,就是高悬于故宫交泰殿的“无为”二字。不过,如此重要的匾额也未有加盖“康熙御笔之宝”印玺。足可见那御玺加顶之“福”的珍稀。不料,乾隆年间,皇家至宝“康熙御福”却神秘地失踪了!

乾隆皇帝一生最为叹服的人就是祖父康熙。因此,乾隆对“康熙御福”的失踪始终无法释怀。可是,当嘉庆即位后,向乾隆询问“康熙御福”之事时,乾隆沉默良久后只说了八个字:“布衣之相,福泽万民”。连后代的道光、咸丰诸帝也为这件祖传的皇室“异宝”大费周章四处派人密查,却终几朝也毫无音讯,一直到建国后才在一次外宾游览中被陪同的总理发现密云洞上方的异常才最终发现。

然而,这件宝物到底是乾隆赐给宠臣和珅的礼物还是和珅从宫中自行偷盗的因没有任何资料,随着历史的过往成了难解之谜。

穿越过来的皇帝当然知道这个史实,连实物的拓片自己也收藏了几分,今日探视奕,除了安慰,就是要给他按上一个:家中私藏御用国宝的罪名,让这个整天祖制祖制的六叔自己划圈自己跳,永远在众人面前说不清楚这块御碑的来历,自食其果,从而不再对皇帝的新政改革有任何质疑并且人尽其才的参与其中。

这番苦心也是小皇帝冥思苦想了许久才得出对付奕这种花岗岩脑袋的绝招!

趋利避害毕竟是人的本性。

皇帝令人搀扶起满脸气馁的奕,奕不顾众人怀疑的眼光擦擦眼泪道:“皇上,臣一生忠于国家,从未敢做此等谋逆之事,臣以为王府原本是高宗之子庆亲王永璘之赐第,是否是他......”

“恭王爷!你这说得什么话!永璘是我的祖父,在此地住了不到十年!接受的是大学士和珅的府邸,你这么说陷我们家于何种地步?!有什么凭据?!臣请皇上明察!”庆郡王奕劻气急败坏的脸色涨红争辩道,怎么也没想到奕竟然想把这顶帽子扔到祖父头上。

“我......”奕还要再说,光绪一摆手制止了两人的的争论道若有所思道:“不要吵了,朕也没说是你们偷盗的?怕什么?既然这是圣祖皇帝的手书又在此屹立百年,朕就把这天下第一福赐给你,有此等‘洞天福地’想必六叔更能体会诸位先皇的创业不易,忠诚辅佐朕躬重新振兴国政。所谓有福还得知福、守福,这座园子还不是当年高宗皇帝赐给和珅的宅邸?七叔,高宗退位时怎么跟和珅说的?”众人正诧异皇帝的大度猜测皇帝赐予奕无上荣耀的真意。奕譞一激灵赶紧从记忆里找乾隆皇帝的圣谕,可他平日里忙活着大事小情哪能记得什么高宗跟和珅的话头,张着大嘴不知所措。

“高宗皇帝说:朕与卿有夙缘,卿之事朕能容之,恐朕千秋万岁后,后人不能容也,望卿留意。”奕劻大着胆子脱口而出:“这是祖父在日传告给父亲的。所以臣也略知一二。”

皇帝颇为赞赏注视着奕劻,脸上却淡淡的:“这就是朕要对六叔说的。六叔位在宗室之首又是至亲,嗣后要协助朕呢。王商,看看几时了?咱们回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