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越南战役―福摩萨之战!2(1 / 2)

加入书签

 一周之后,一大批重新整装待发的远东舰队各战舰已经集结在海防港出发时,海军、陆战队的小伙子们早没了刚来越南时意气风发,气氛沉闷到了极点,虽然指挥部严密封锁了消息,但更可怕的小道消息如瘟疫般第一时间传遍整个法军基层官兵――利士比舰队官兵被野蛮中国人全部绞杀、中国有了最新式的秘密武器、巴黎的巴赞元帅在总参谋部准备撤销孤拔的职务啦等等等等风传,流行程度倒比茹费理总理大人代表法国政府和议会向中国宣战更加引人注目。()()(的)连一直做心理咨询的随军牧师们也举着十字架加入到谣传之中,舰队越发变得乌烟瘴气不可名状,仿佛一夜之间,中国从弱小的土著摇身一变成为凯撒。

飒飒海风凛冽得拂动着坡滑中将威武挺拔的身影,两颗金星的军风衣被星星洒洒落了些腥咸的海水,站在杜维尔号雄伟这座足有5698吨一级装甲巡洋舰船头给带病匆匆赶来送行的孤拔和布罗德将军挥舞着手告别,别有一番难言的滋味涌上心头,连细雨中孤拔放大了声音喊得什么他都没听清,坡滑其实对巴黎军政上层和中国的情势知道的比他们想象的多得多――他的内弟就在总参谋部做参谋。

国人这次跟以前完全不同或者说仿佛落后的苏美尔人忽然得到神启般焕发新生绝不是议会和政府里那些专业政客们预料到的那般,连中国皇帝的宣战诏书中都出现了“国际法”这个名词,还在各国驻华使节面前公开宣诏――这完全符合国际战争程序或者说准则。

没有人交给可恶的中国人该如何做,但他们确实学会了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博弈的全部。像1840年和1860年那种只在皇宫里面对群臣宣读一下皇帝旨意而进行的战争,严格的说在国际上并不被任何国家承认。(真实历史中清廷的宣战诏书没有公开送达各国,所以法国对中法战争并不承认是“战争”)

更坏的消息则是陆、海军部首脑和总参谋部那个阴险的老头子巴赞元帅早已为远征军各位军事主官们设计好了陷阱或是军事法庭――仗打赢了,是军部首脑们指挥得力,计谋高超;打败了则跟军部一毛钱关系都没有,责任在于远征军总部没有很好的执行总部命令!

这种该死的逻辑或阴谋其实在跟中国宣战的第一天,巴黎垃圾桶那些政客们就已经想好了――反正第四共和国没有任何失败和失误,也绝不能再失败。

从1871年那次惨败开始。

这种话绝没有再跟司令官,那位刚直的孤拔解释,因为神奇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变得强大,这个不争的事实是每个法国人不能接受的。20年前烧了中国皇帝的夏宫就是远征军最愚蠢的行为,而巴赞元帅嘴里喋喋不休的战绩无非如此。

跟中国人结成死敌而已。

渐渐看不清送行老友身影,坡滑抖了抖斗篷回到船长室,带领舰队驶向那片已知但仍然未知的海域。

岸上的孤拔则忧心忡忡的望着远去一长串海燕似的船舰,黯然跟沉稳的布罗德说:坡滑没有听清我的嘱托,老朋友!立即发电告诫他,攻击台湾、澎湖、吴淞口时绝不能分兵!!

惊讶不已的少将参谋长疑虑的扶着司令官:这已经在军事会议上多次讲明了!阁下。您不必担心。这里风太大,咱们该回去了。

阴沉的天空下,孤拔裹了裹军大衣轻叹一声:布罗德,您忘了一位纯粹的海军指挥官与内河舰队指挥官的区别了?海军副总参谋长米勒上将已经拍来密电,他要来了!

“啊?!”恍然大悟的参谋长这才想起来,坡滑中将这位在越南和远东坚持作战的海军军人一直是内河舰队司令。

这点微不足道的差别很可能要了他的命。

同一时间,秘密潜伏在海防、河内的锦衣卫特工立即向帝国大本营发电密报法军动向,任何法军的细枝末节军情都会第一时间被中国人掌握,这可是此后长眠于越南战场的孤拔永远不知晓的秘密。

偶然被人为改变的历史进程并不单一更改了战争时间,连战争程序也被重新编组,比如原本应该在基隆、淡水之战后才发生的镇海保卫战却在同一历?***谝黄鸪鱿帧?br >

一天半后经过颠簸平安到达吴淞口的坡滑终于松了口长气,原以为中国南北洋联合军舰队的偷袭和拦截竟然都没有发生,这也太他妈顺利了!也许是年轻的中国海军又一次犯了战略性失误还是没有得到情报?!反正心有余悸的中将阁下觉得很幸运。

可等他用高倍望远镜?望了空无一人戒备森严的吴淞口外海――长江入海口和、南京等重镇的唯一门户,坡滑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永久不能像40多年前更加幸运的英国远征军那样长驱直入中国腹地。

吴淞口及整个防御炮台体系是中国明、清海防与江防要塞,其名因黄浦江与长江汇流处,所以是长江第一要塞口岸。东距长江口30余公里,北与崇明岛、东与长兴等岛隔水对峙,扼长江主航道翼侧。大明设吴淞江守御千户,清兵入关后加强此地防御,第一次*片战争后在河口两岸先后筑有东、西炮台,南石塘南、北炮台和狮子林炮台,置各种口径火炮30余门。这是1883年以前的吴淞口炮台的详细情况,然而令坡滑中将意想不到,他所了解的那个吴淞口仿佛突然整体从中国消失,代之更为宏伟强大的堡垒式体系竟然很像法国土伦的军港和炮台的结合体!

真他妈见了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