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 前因后果(2 / 2)

加入书签

6.美国是否参战是无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它现在正在用它能够动员的一切力量支援我们的敌人(这点希特勒显然错了)。</p>

7.英国本国的局势是很坏的;粮食和原料的供应越来越困难。进行战争的斗志只是靠希望而存在,而这些希望完全是以两个假定为基础的:俄国和美国!我们没有消灭美国的可能,但是我们的确有力量排除俄国,消灭俄国也意味着使远东的日本大大松一口气,从而有可能通过日本的介入对美国的活动造成更大威胁。</p>

在这种情况下,我已决定结束同克里姆林宫谈判。</p>

希特勒还在信中提到德国将不需要意大利的任何军队到俄国去——他不想让人分享征服俄国的光荣,就像他不让人分享征服法国的光荣一样。但是他告诉墨索里尼,意大利可以“提供决定性的援助”,那就是加强它在北非的部队,并且准备在一旦法国违反条约时开进法国——(历史上希特勒可没让南边的傀儡法国政府舒服多久,历史证明任何傀儡政府都没什么好下场,不是被对手消灭,就是让“太上皇”摧毁):这对于渴望扩大领土的墨索里尼是一个很好的诱饵,还是很有诱惑力的。</p>

希特勒对于英国已经不再放在重点,连”秃鹰“们的任务也发生了转化,他在信中提到:就对英国的空战而论,我们暂时将继续采取守势。至于东线的战争,领袖,它将肯定是困难的,但是我对于它将获得伟大胜利这一点没有一丝一毫的怀疑。我首先希望的是,那时,我们将有可能在乌克兰获得一个共同的粮食供应基地,它将向我们提供我们在将来可能需要的额外供应。</p>

希特勒在信中还谈到他所以没有较早地通知他的伙伴的借口:领袖,我等到现在才告诉你这个消息,是因为最后的决定要到今晚7 点才能做出。领袖,不管可能发生什么情况,我们的形势不会由于采取这个步骤而恶化;它只会改善。如果英日不从严酷的事实(日本这会正面临贸易禁运的威胁,这样的威胁对岛上的猴子显然足够致命:要不从中国撤军,要不没战争物资!)得出任何结论,那么我们在我们的后方得到巩固以后,就能够用更大的力量迅速地消灭我们的敌人。</p>

最后希特勒描述了他在终于做出决定后感到大松一口气的快感:领袖,让我再谈一件事情。由于我在苦心思考以后做出了这个决定,我在精神上再次感到自由了。尽管我们完全有诚意努力实现最后的和解,可是同苏联的伙伴关系常常使我非常苦恼,因为在我看来,它总有点违反我的整个信念、我的思想和我以前的义务,我现在为我解脱了这些精神上的痛苦而感到高兴!(典型的希特勒思维,不合格的失意画家的多愁善感,显然和“元首”这个词有些不相称,也体现了希特勒性格中的矛盾性。)</p>

6 月日清晨4 点,在德军开始进攻以前半小时,德国驻意大利大使冯-俾斯麦在罗马叫醒了齐亚诺,把希特勒的长信交给他。这位意大利外交部长然后打电话把这封信告诉了当时正在利西奥纳避暑地休养的墨索里尼,墨索里尼在半夜里由于他的轴心伙伴的来信而被从睡梦中叫醒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他对这一点很恼火,但又无可奈何。</p>

墨索里尼有些不高兴,带些火气的对齐亚诺地说,“我在晚上也不大打扰我的仆人,但是德国人毫不体谅人,随便在什么时候都把我从床上叫起来!”</p>

只不过墨索里尼在弄明白了情况后,马上下令立即对苏联宣战:他现在完全绑在了希特勒的战车上,意大利已经成了德国人的俘虏。墨索里尼知道这一点,并且对此感到不满,但又有什么办法呢!?立刻向苏联宣战大概还能捞到些好处。</p>

他告诉齐亚诺:我只希望一件事情,那就是在东方进行的这场战争中,德国人会给煞一煞威风。</p>

不过墨索里尼这会清晰的认识到自己的前途现在已完全依靠德国的武力了:他确信德国人将在俄国获胜,但是他希望至少德国人会被打得鼻青脸肿——这样德国人至少不会再目中无人。</p>

墨索里尼没法知道、也没有想到、在西方的任何其他人也没有想到德国人会得到坏得多的结果!原本希特勒是要将进攻苏联的时间定在6 月 日星期天,因为拿破仑就是在181 年六月日前往莫斯科途中渡过涅曼河的,那大概会给他带来好运,只不过这次希特勒等不及了,他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p>

莫斯科正在扩军,而罗马尼亚的损失也不允许他继续等下去——苏维埃俄国已经在行动,必须在泥泞季节彻底结束之前采取决定性的行动!</p>

在“狼穴“里等待前线消息的希特勒不断得到前线来的战报,情况完全可以用一团糟来形容!“帝国”师在中午之前竟然整个报销了!在波罗地海沿岸,图哈切夫斯基的部队给了北方集团军群当头一棒,这让希特勒恼火不已!</p>

当年他说过一个图哈切夫斯基就能抵得上一堆的装甲师,挖空心思要栽赃扳倒图哈切夫斯基,但没想到杀出个普伦雅科夫,现在那个开飞机的都已经成了苏维埃俄国的副统帅,面前碰到的一切麻烦的背后都有这个人在操纵的影子——在希特勒眼里林俊已经上升到仅次于斯大林的危险人物的高度!比躲在岛上顽抗的那个撒克逊胖子还要危险!</p>

还好南边战线还算顺利,遇到的抵抗并不是十分激烈,乌克兰大平原就在眼前!但北线没有大的进展,在那先的进攻也会收到影响——大纵深作战、合围不是“闪电战”的专利,手下的元帅将军们不止一次的告诉希特勒。</p>

希特勒的统帅部忙于调兵遣将,而这会远在莫斯科的斯大林和林俊不得不抽出时间讨论外交问题(未完待续)</p>

</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