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三章 格杀勿论2(1 / 2)

加入书签

 目前整个地中海范围之内局势复杂:大海一点不平静,北非局势还在僵持,马耳他受到围困。</p>

194年月,德意联军对英国控制的马耳他岛仍然进行着严密的海空封锁,那里已经近乎于弹尽粮绝。</p>

英军在地中海的海军兵力也损失严重,但这也吸引住了德意两国在地中海的部分注意力——马耳他,大英帝国在地中海最重要的海空基地,同样也成了德意首要的攻击目标。</p>

在海上,对英军而言,对他们最大的威胁不是意大利或德国的空军,而是德意潜艇。</p>

意大利占据着地中海中部位置,他们的潜艇很容易就能抵达地中海的任何一个区域——墨索里尼梦想着要让地中海回归罗马时代,成为意大利的“内湖”。</p>

意大利人将大量潜艇投入到地中海作战,而它的盟友也将U艇派往地中海:对于德国潜艇而言,地中海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竞技场,四处密布着盟军的数十个空军基地和数百架装备有雷达设备的反潜飞机。</p>

地中海较为平静和清澈的海水也使得潜艇的逃离更加艰难,不过也因为地中海的特点,德意潜艇在这里也能获得它们希望得到的机会。</p>

1941年间,德军共派遣5艘潜艇经由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其中7艘成功进入作战海域,作战中损失四艘。而仅194年1月1日这一天时间之内,又有15艘新的U艇成功通过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地中海这个“大池塘”。</p>

去年11月日,U-81号击沉了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还击伤了“马来亚”号战列舰。</p>

而在天之后,满载排水量三万三千多吨的伊丽莎白女王级“巴勒姆”号战列舰也被U-1号击沉,而且那次U艇是在英国舰队具有强大反潜兵力掩护之下进行的攻击。</p>

U艇,真正的地中海之狼!</p>

、、、、、、</p>

列昂诺夫敲了敲“顶着脑袋”的船板:“瓦西里,睡了没有?”</p>

“睡得着才怪,活像教堂里的棺材!”</p>

说着瓦西里就翻身下铺,“走,透透气去。”</p>

狙击手的建议立刻得到众人的支持,一出舱门向左,进过两个舱房门口才是上甲板的舱门。</p>

驱逐舰还没起航,似乎还要装运些物资,不过列昂诺夫他们并不知道军舰到底在等什么,最有可能的是要从中东运往英国本土的稀有物资。</p>

“什么鬼船,比老鼠窝还小!”瓦西里的牢骚是一句接一句,没点狙击手的含蓄。</p>

“不错了,想不想自掉身价去看看英国人的水手舱?他们的军官都把自己的舱室让出来,和水兵一起去挤吊床。”</p>

难得,真难得!要英国皇家海军军官去同水兵挤一块,这个概率都可以同看到母猪上树相提并论——也难为一贯讲究等级概念的英国海军军官们的。</p>

不过这还不是最特殊的,英国人甚至为柳德米拉和另一位女团员让出了副舰长、资深上尉舱室。这“资深上尉”并不是指某个特定的军官,在驱逐舰部队也不一定是上尉军衔,而是指除了舰长和副舰长之外,在舰上资历最深的军官(在级别更高的战舰上一般就是货真价实的上尉。),而在驱逐舰上他一般同副舰长住同一舱室。</p>

这次对苏联盟友,这艘驱逐舰算是非常大方,连那位托尼-麦克纳尔蒂少校都只是含蓄的表示了哪些地方最好不要去——并不包括舱面的那些炮位或深水炸弹发射器。</p>

列昂诺夫他们早就已经探查过几处“最好别去参观”的地方,只有一个地方列昂诺夫他们没进去——那是一个小舱室,门一直关着。</p>

也许是英国人的疏忽,那个舱门上用油漆写明的舱名没有完全刮干净:声纳室。</p>

、、、、、、</p>

来到舱外,望着那座灯光并不明亮的城市和月光下波光粼粼的地中海,列昂诺夫正要掏香烟:他自己并不怎么抽烟,不过这是英国舰长今天送的,就算便宜巴甫洛夫他们了。</p>

一队卡车出现在码头,打破了这里的宁静。一队英国水兵正在码头上等待,并没有看到什么码头工人。</p>

从车上卸下一个个小板条箱,从舷梯搬运上甲板,往下边舱室运。</p>

抬头看到麦克纳尔蒂少校在舰桥外看着物资装卸,列昂诺夫想去问问什么时候起航。</p>

“怎么,少校先生也睡不着。”麦克纳尔蒂看到列昂诺夫上来,随口问。</p>

“吵吵嚷嚷的,睡不着。”手靠在栏杆上,“舰长先生,什么时候起航?”</p>

舰长指了指那些卡车,“货一装完立刻起航,一小时后。”</p>

列昂诺夫没去问那些板条箱里装的是什么,看体积和水兵们搬运的困难程度看,他大概已经猜到是什么。</p>

“是金属,不是黄金,可能是白银。”</p>

白银是好东西,至少很多军工制造就需要用到它,看来这次两艘驱逐舰也算是“拉人运货”两不误。</p>

铅还没重要到要有水兵来装运,锡也不会这么包装。</p>

“少校先生,据说您是普伦雅科夫元帅的参谋?”</p>

对于舰长先生的突然提问,列昂诺夫点点头:“是的,舰长先生。”</p>

“在伦敦,元帅先生是一个谜一样的男子,在很多上层圈子的聚会中都会听到关于对他的谈论。当然,好坏参半。”</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