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纪念碑落成仪式暨追悼会(1 / 2)

加入书签

 半个月后,纪念碑落成典礼与朱大长杨松追悼会隆重举行。()

“各位弟兄、各位乡亲,各位亲友,”张贵略微颤抖的双手表示了他心中的悲痛:“云蒙低沉,洛水乌咽,苍天流泪,大地悲鸣。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在这里悼念为帝国大业牺牲的好兄弟朱大长与杨松,朱大长与杨松兄弟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劳碌的一生。”

“他们的一生又是光明磊落的一生,他们热爱帝国、热爱义勇、热爱乡亲,他们性格直爽,团结同事,乐于助人,遵纪守法,老实本份,是不可多得的好兄弟,他们的一生以苦为甜,以劳为乐,他们为帝国的事业奉献了毕生心血,他们为人忠厚、正直、善良,给我们留下了许许多多典范,给后人树立了为人处世的楷模。”

“朱大长杨松兄弟共赴极乐界,典范犹蒸故里人,我们都要学习他忠君爱国的高尚美德,学习他们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严于律已、宽以待人的优良品德。希望所有兄弟、乡亲、亲友化悲痛为力量,为共同建设富裕、秀美、文明的帝国而奋斗。”

前来吊唁和出席追悼大会的有朝廷使者唐全、张兴祖,有房州义勇梁山使者梁顾,也有身在蒙古心在宋的万户张弘范使者张弘正,还有来自均州各地的乡亲。

向长大长、杨松遗像默哀三分钟。

“朱大长,曾从师李增亭先生,少年时勤奋好学。十六岁离家,先后在徐同春中药店、顺和祥、福和杂货铺当学徒,学得一身好本领。后来在海州城内当船工,蒙古南犯以后,抗蒙思想在船工中迅速传播。”

“不久,他参加了夏贵军,成为大宋帝国光荣的一名战士,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曾积极参加海州狙击战,海州伏击战,后来夏贵犯了逃跑主义,朱大长兄弟留下来作艰苦的斗争。以土匪为掩护,在山东一带坚持斗争,经常学习时事、政治,宣传抗蒙思想,并发动老百姓,组织抗蒙义勇军,猎杀蒙古人,战斗中,奋勇冲杀,头部负伤。后因力量悬殊,义勇军受挫,朱大长辗转来到均州。”

“杨松,诞生在吉州庐陵县富川。这是一个美丽而宁静的小乡镇,镇旁不远处正是有丘壑林泉之胜的壶山。他的先辈是地地道道的庶民,没有当过官,杨松自幼因家中贫寒,衣食无着,被迫离乡背井,逃亡到汉水,此后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在汉水闯下了很大的名气,为了帝国,却甘心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投身义勇。”

“抗蒙战争,是一场必须长期坚持的战争,或许将会有更多的义士义勇、仁人志士,为了人民的幸福、帝国的富强,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永远长眠在我们脚下这片热土上。”

“但正是他们用殷红的鲜血,谱写了忠君爱国最壮丽的诗篇。他们是大宋的脊梁、汉人的骄傲。我们纪念他们,就是要永远不忘他们为帝国和乡亲们建立的卓著功勋,永远不忘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大宋精神,永远不忘他们的遗志和追求,我们面前这座高高耸立的纪念碑,将永远铭记着我们乃至世世代代对抗蒙先烈的思念和缅怀。”

“朱大长、杨松永垂不朽。”

让我们用后世的眼光,再次说一下纪念碑的意义吧。

“今天没有下雨,但天气很阴沉。娘亲早早就把妞妞叫了起床,然后到城郊的草地上摘了很多菊花,娘亲用心包好,然后把平时也舍不得吃的面粉,蒸了一笼馒头,大大的馒头非常诱人,但娘亲就是不让我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