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诚实可靠小郎君(2 / 2)

加入书签

男主本人就是耶稣本人,这当然引发了无数的戏剧冲突

任何文化,其传播从不以文化本身论,而在于文化与环境平衡的能力,平衡好的都活下来了。

约翰在电影里说,他是洞泬人,习惯住所有地方都有壁炉,火光给他安全感。我相信它正好暗合了柏拉图的洞泬隐喻:洞泬里的人以为自己看到了真理,却不知道光芒来自哪里?

于是观众们不得不思考着:他们用的刀叉、操的俚语、拜不停的上帝、守不完的清规;忘不了的那山那水那人、看不够的异乡斜阳好美;仁、礼、信、勇、德先生、赛先生;谁定义的荣与耻?

它们,从哪里来?为何而来?为谁而来?向何处去?恬以为人,赖以度日的文化,到底是哪一种文化?

让他们这些只看着眼前三尺地的草民也能开拓一下脑瓜,将快要生锈腐朽的思维拉升到比较高的地方去寒冷一下,哪怕只是开个头,已经堪称一本好小说,好电影。

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很多观众的感觉和那个有炉子的小屋里所有教授朋友一样:

“别特么扯了!”

“你够了!”

“我靠不是吧?”

一直到最后到哑口无言。

只希望那个连国王都称赞是“诚实可靠”的导演告诉他们:好啦,我是在玩你们呢!这是他个人杜撰的超级阴谋论。

这是男主角的胜利,是叙述的胜利,更是被托尼老师的胜利。

比话剧还要少的场面调度,达到了震撼人心、刷新三观的效果。

哪怕关了屏幕、稳住心神、气定神闲后回想,也要惊魂甫定地设想:如果我是他的朋友,我会信他吗?他把一个虔诚的基叔徒圣经原教旨主义者差点说崩溃了,这个声称有些十个博士学位的男人!

抛开最后那个孩子被震惊至死结局不说,这部电影借主演之口发生的故事构造能力是令人惊叹的。

林肯大人曾说过,你可以在部分时间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间骗部分人,但不能在所有时间欺骗所有人,而这部电影要做的是骗倒所有人。

要编织让一个人相信的谎言并不困难,只要敲定他愿意确认的细节即可,细节越真实、符合常理,谎言就让人相信。

这位诚实可靠的托尼老师的牛逼之处在于,他把所有细节都在专业的角度进行敲定。

没错,那里有一屋子的科学家,每个都对自己的领域充满自信,并把其他领域的辨析任务托付给自己相当学术水准搭档、另外的专家。

问题是,当所有领域里的问题的答案都变得无懈可击的时候,讲述者就具备了扭曲现实场的能力——真相经受了各个学科的专业拷问后依旧坚硬,谎言就像链条一样扣在一起,毋庸置疑。

电影的结局是:这不是谎言,是真事。

但这终究只是电影。

回到现实,他们开始怀疑自己的辨识能力,他们赖以判断的常识是否真的那么靠得住?

持科学万能主义不乏其人,但在面对精心设计的谎言时同样是无力的。就像电影所展示的:一屋子里的专家被一个有备而来的专家放倒,判断力全部失效,有什么理由怀疑被精心构建的骗局、被编织和重构过的历史把我们骗得渣都不剩?

比如那个皮尔当人惊天大骗局

比如电影里的拍摄花絮----挖掘出来的霍克森宝藏

大英学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