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准备战斗(2 / 2)

加入书签

赶到圣斯威辛塔教学楼,很意外导师不在那办公室,他是万灵学院的高级研究员,周启仁拉紧了身上的大黑袍又捂了嚎风找去了万灵学院。

牛津大学万灵学院不是本科院,正如其名“万灵学院”,是牛津精魂之所在。

以前周启仁每次过来这小城堡一般的建筑里找导师,崇拜到连走路都不敢大声踏步,路过临街带窗的院楼都不敢随意抬头,生怕一不小心惊扰到院中哪位大神研修。

周启仁整理整理了寒风吹乱的大黑袍,矗立在导师的办公室门外,轻轻敲了敲门。

“托尼周,外面好冷吧。”身材高大的伯林教授手里打开了房门,拿着烟斗,看到了周启仁肩上的雪,打开了门把他拉入门内,“你先进来再说。”

周启仁杵在门口,尴尬挠着后脑勺道:“伯林教授,您好,我有点事情找你谈谈”

牛津是导师制培养,几乎是一对一。从大一开始,周启仁就在伯林教授这个学术大腕一对一培养下学习。

作为本科生每周在系里上大课,然后回到学院里,由这些学术大腕一对一指导。大课可以去上也可以不上,但导师单独谈话肯定逃不掉。

在工作狂人柏林教授严格又严厉的悉心带领下,周启仁的学术也跟着潜移默化,这是其他学校非常难获得的学习体验。

但别以为上牛津仅仅是荣耀,周启仁要付出的虔诚和辛苦也是常人所不及的。

一个星期大课后,伯林教授教授会一对一谈话4小时,然后就给出一大串读书清单,大概每天300页和一大堆习题或习作要求。

一周的写作不少于100页a4稿,这些习题大都不是那么简单,一周内3点之前别睡觉了,就连在梦里都是在做题,但是在牛津从来没有听说过有人学习致残的,只是周启仁在那次高烧后被换了魂。

周启仁搓了搓冰冷的手,腆着脸进了屋里,发现里面还有两个女人围在壁炉前烤火。

学院的建筑虽然都是几百年的老古董,但是导师这个办公室非常明亮宽敞,除了那个壁炉,其他都是一些很现代的家具,焕然一新的沙发、简洁的书架。

在靠壁炉最近的是一个披着黑色呢子大衣的女人,看年纪也不过四十,女人不停搓揉着两个肿胀变形的双手,看到周启仁进来,抬头看了一眼周启仁,抿嘴笑着点了点头,没有再说话。

中年女人旁边坐一个身穿紫色貂皮的黑发女孩,外貌有点像阿拉伯人的小公主。

貂皮女孩有着一张精致而白皙的瓜子脸,两条黑黝黝的大辫子垂在身前,呆萌的大眼睛,柳叶弯眉,挺直的鼻梁,天然的红唇,明眸含光,深邃而锐利。

她怀里抱着普拉达的包包,下身黑色直筒裤,身材匀称修长,黑色细跟尖头高跟鞋,充满了职场女性的知姓与干练。

她只是低着头默默在一个笔记本上写画着什么,根本就没注意到周启仁的到来。

伯林教授给周启仁在壁炉前给他找了张椅子,打断了他的胡思乱想,关心问道:“还有两星期就要开学考试了,今天怎么这么有空过来呀,是不是你那篇《实践中的时间感》的论文写好了?”

ppe这个专业平时没有考试,但是假期作业和周末报告要折算成考试成绩,那篇艰涩的《实践中的时间感》就是工作狂人柏林教授布置的寒假作业。

与很多学校一样,牛津非常重视考试。牛津的期末考试不在期末举行,而在下学期的第一周。但是居高不下的淘汰率,使得很多学生提前离开,特别是莫德林学院里唯一的华人学生周启仁,如鹤立鸡群一般,很令导师关注。

牛津对学生的成绩管理非常严格,伯林教授对学生要求也很严。假期是自我修炼的时间,不是让他体验人生之浪漫的。

有些外国留学生刚上学第一个圣诞节居然回国了,学院一封信就追到家里,提醒:别玩过火了。

开学前的迷你考试llection,虽然是不记分,但是如果周启仁考的不好,伯林教授会第一时间找他来谈话,帮忙制定下个学期的学习计划,甚至是增加很多额外的作业。

在壁炉前烤了一会儿,感觉全身暖和了许多,周启仁直接道:“伯林教授您好。我是来跟你说换专业的事情的,我发现对工程科学更有兴趣。”

“呃?”得意门生要换专业,伯林教授感觉非常意外,疑惑道,“你不是学得好好的吗?”

“以前我对ppe这个专业是百分之百热爱的,但现在来了个千分之一千的,所以它得暂时的避一下。”周启仁笑道。

伯林教授用力吸了一下嘴里的烟斗,皱着眉头想了想,周启仁刚获得莫德林学院奖学金,这么有天赋又勤奋的学生换专业多遗憾呀,“ppe是牛津最好的专业了。你都大三了,不知道跨学科换到其他专业要从大一重新读起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