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黑龙江级驱逐舰(1 / 2)

加入书签

 最后划出的便是令钱穆脑壳生疼的小黑,黑龙江级驱逐舰了。

黑龙江级驱逐舰,是帝国在第二代驱逐舰淮河基础上研制的第三代驱逐舰,也是帝国第一艘装备防空导弹的防空驱逐舰。

黑龙江级驱逐舰,几乎完全套用了淮河级的舰体结构与造型。

大长宽比的设定,虽然降低了一定的稳定系数,但是可以有效的增加船只的航速。

对于需要高速机动的驱逐舰来说,几乎是反潜的最优解。

这是帝国战后设计的第一代现代导弹驱逐舰。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未经过现代化改造的淮河应该是二战传统的火炮鱼雷驱逐舰。

这种火炮鱼雷驱逐舰对战列舰和航空母舰等大型水面主力舰艇的威胁可以说是远远低于同等吨位的导弹驱逐舰。

相比于可以在几百公里外靠着灵活的走位和孤儿般高航速来回放风筝的导弹驱逐舰。火炮鱼雷驱逐舰可以说是十分蛋疼。

额,就是那种,兄弟,太菜了啊!你退群吧的感觉。

由于二战直航鱼雷那令人有些蛋疼的射程和精度,决定着娇小的驱逐舰们不得不冒着被副炮极多的刺猬型战列舰点名的风险,近距离贴脸发射鱼雷。

最为关键是这种早期的直航鱼雷,命中率完全靠临发射前先拜拜上帝,增加一些虚无缥缈的命中率。

(想不想抽卡前放好运来的诸位非提们,悄悄的问一句,就这样是不是还沉船了?﹡ˆoˆ﹡)

由于没有线导鱼雷的引导,直航鱼雷的命中只能靠预判一波。

二战鱼雷的哑炮问题十分严重。

即使鱼雷在上天的庇佑下终于命中了对方舰体,但是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说鱼雷撞针撞击角度过大,地球磁场影响等情况,这些鱼雷估计只能对舰体进行一些有限的物理伤害。

而不能靠着爆炸造成的魔法伤害直接给他掀上天空自由的飞翔。

就拿比较著名的二战时期德军u艇准备背刺勇敢号航母来说。

蒸汽鱼雷那留在海面上的长长的尾迹几乎就是给在天空中的鱼雷机喊道,这里有一只落单的潜艇啊,去了头就可以吃了,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啊!

结果就很显而易见了,在护航驱逐舰和航母舰载机的联合反潜攻势下,这艘u艇光荣殉职。

(注:二战时勇敢号航母确实是被德海军u艇击沉,但那是第二艘背刺成功的u艇,用的是射程短,但是不会在海面上留下尾迹电动鱼雷,而刚刚介绍的是第一艘被反杀的u艇,请大家不要混淆哦!)

相比于黄河级这种更注重于反舰和攻陆的大型导弹战列舰来说,体型娇小玲珑的(额,万吨驱逐,可能吧,淮河不要咬我啊!)小黑显然更加适合防空和反潜这两种需要舰体机动的任务。

怎么又跑偏了呢?拉回来拉回来。

说道小黑,便不得不提及一样钱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从科技树中点出来的科技。

火箭助推鱼雷。

由火箭飞行器和声自导鱼雷组成,是由舰艇发射,经火箭空中助飞到预定点入水,自动搜索、跟踪和攻击潜艇的鱼雷。航程远,航速高,破坏威力大,兼有鱼雷和导弹的优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