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客观思辨(1 / 2)

加入书签

 顾异同调整了思绪,有了办法。</p>

“简渊啊,我这最近也有一个问题,你帮我想一想。”</p>

简渊点点头:“顾先生请说。”</p>

“现在国内优秀人才流失很严重啊,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留学之后都留在外国了。”顾异同看向简渊,问道:“你觉得怎么样才能有效解决人才外流问题?”</p>

这个问题,表面上是问人才流失,实际上是想看看简渊的立场问题。他的回答,肯定会基于一个立场进行延伸,由此可以看出简渊心里到底是偏向于什么。</p>

如果简渊完全偏向于个人利益,并且对现有机制满腹牢骚的话,这样的人就不可信了。所以简渊这个回答,很重要。</p>

简渊想了想,说道:“我觉得非常简单,那就是改变现在国内的宣传方式。”</p>

顾异同问道:“详细说说。”</p>

“简单来说,就是多进行功利性宣传,少进行英雄式宣传。”简渊举例子:“从小到大,我看到书上、电视上有太多类似内容,一个科研工作者安贫乐道、无私奉献、默默付出、不求回报、吃糠咽菜、受尽委屈、积劳成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最开始觉得很感动。”</p>

“可是当我学习了心理学之后,却觉得一味的宣传这种‘感人事迹’虽然是扬正气树新风,但实质性的问题就是会劝退,让更多想进行科学钻研的人心生顾虑。国内留不住人才,这些搞宣传的也有一些责任。”</p>

顾异同问道:“可是最开始,我们的科学家确实是如此啊,那时候也没有人说什么。”</p>

简渊摇摇头:“国情早已经不同!建国的时候,一穷二白,吃苦耐劳当然没有什么,甚至心甘情愿。我们的国家,在危难时刻永远不缺英雄。可问题是,当国富民强的时候,当商人官员都可以山珍海味的时候,还让科学家吃糠咽菜,这不是侮辱人的智商吗?说句难听的,如果有一天战争起来了,保证有很多普通人都敢为了祖国而战,那些国外的学子也会回国的。可是在没有战争的时候,这些敢为了祖国而战的英雄,就要想想吃饭的问题了,毕竟都有一家子人呢。”</p>

“当然我也承认,肯定会有一些有风骨的科学家,他们是真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他们理应被铭记,被宣传。但还有一个问题,这样有风骨的科学家终究是少数。可是科学研究是举国之力,是成百上千的科学家共同努力的方向,你不能要求每个人都这么多的大公无私。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学更是如此。”</p>

简渊越说思路越清晰:“所以说,作为一个正常人和普通人,看到国富民强的同时,科学家还这么艰苦,反正我是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去搞科研的。你不能要求所有人的觉悟都那么高,我们都是研究心理学的,应该明白那是不可能的。普罗大众的心中,好好活着是第一位。”</p>

“所以真正想解决人才外流,首先就要从社会宣传形象上进行引导。除了那些安贫乐道的科学家,也宣传一些能引人向往的科学家。比如......比如用顾先生举例子。”</p>

顾异同诧异:“我?”</p>

简渊说道:“顾异同,国内杰出科学家,兼某某公司高级顾问或者CEO,认真研发多年,终于发明了某某技术,并且申请专利,不但改变了世界,还让他本人登上了某某富豪榜的榜单。并且获得了某个奖,他本人在当天,在位于某地的私人别墅内进行了答谢会。他向年轻人呼吁,科学改变世界,年轻人才是科学界的源动力。有梦想,谁都可以。”</p>

说完,简渊一摊手:“多么激动人心?多么振奋大众?只有让年轻人崇拜,让家长们敬仰,让社会资源围绕的行业,才会激发人们前赴后继的热情和动力。当社会追踪的目标从大公司创始人,变成了科学家,那么就会有更多的人投入到科研当中。这就是为什么每年考研的人那么多,但科研的人却那么少。”</p>

顾异同笑道:“有意思,可是你还是没有完全解决人才流失啊,有的人并不看重这些。”</p>

简渊哈哈大笑,说道:“顾先生,您比我大这么多,怎么比我还天真呢?如果每年都有源源不断的人才投入科研,那科研人才早就爆棚了,流失的那些也一定是被淘汰的。而且相比较每年的新生力量,流失的那些就是微不足道。这样的话,还会有人才流失吗?”</p>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就是这个意思了。”</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