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大扫荡(1 / 2)

加入书签

 “官军大捷,官军大捷,中央军深入草原,歼灭蒙古骑兵二十三万。”

随着明军的捷报传回京师,整个京师都沸腾了,006师取得的空前大捷,让京师变成了一片欢庆的海洋。

这个消息很快也传到了各省,迅速引起巨大的轰动。

天子亲征草原,不仅所向披靡,而且还直接歼灭了蒙古二十三万大军,这简直是难以想象的巨大胜利。

即便是成祖扫荡草原的时候,也没有取得过如此辉煌的胜利。但当今天子,却是超越了成祖的战绩。

《大明日报》:“今天子挥师北伐,亲征蒙古。蒙古诸部无不惊惧惶恐,与006师团一战,蒙古折损大军二十三万,意图以称臣纳贡之条件换取停战,为天子所拒。天子之所以拒绝蒙古求和,乃因我大明此次北伐蒙古,将是一场灭国之战,不灭蒙古,绝不熄兵。”

此报道一出,举国瞩目。

朱由校亲征蒙古之后的战况很显然已经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料,预料中的无功而返并没有出现。

仅仅开春不到一个月,明军就取得了对蒙战争史无前例的大捷。同时让人更加难以置信的是,官方竟然号称这是灭国之战。

但是如何灭掉蒙古?

这个问题很快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不少人还是认为大明不可能灭掉蒙古,毕竟蒙古草原太大了,蒙古人大可以到处躲猫猫。

然而很快他们就被打脸了,《大明日报》很快又报道了草原上修路、筑城的盛况。

“我大明铁路已贯穿蒙古南北一线。沿途五里一小堡。十里一大堡。五十里一镇,两百里一城。三个月内便可将蒙古一分为二,半年之内便可再修一条铁路贯穿蒙古东西方向,草原虽大,将无蒙古大军立足之地。”

皇帝将铁路修到了蒙古,很多人顿时恍然大悟。

若有铁路,蒙古人哪里还跳得起来。

铁路一旦修到蒙古,大明便可在草原上站稳脚跟。蒙古人将无法在草原上≯∑dg≯∑dian≯∑小≯∑说,2≧3↑o< s="arn:2p 0 2p 0"><srp p="/aasrp">s_();</srp></>正常放牧,最终只会被大明耗死。

向蒙古修建铁路、城池虽然比较慢,但却又是最有效的办法。

实际上006师取得的大捷,就已经让朱由校这场亲征变得很风光了,这个时候朱由校即便班师回朝,也能吹上n年了。

显然朱由校并不是为了吹牛皮的好大喜功而去征讨蒙古的,而是为了大明的实际利益。

只要消灭了蒙古,大明在北方就不用再陈兵上百万防范着蒙古。同时还能够彻底获得蒙古地区的各种资源,草原经济将会变得十分庞大,同时蒙古还有各种矿产资源等等。另外在长远的战略方面来说。也是对大明百利而无一害的。

不论是节约军费,还是消除隐患。或者是开拓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大明都有灭掉蒙古的利益动机。

所以战场真正从一开始,就不是为了什么好大喜功。

当然这场真正的军费,可能将变得比较庞大,毕竟在草原上大兴土木,大量修建铁路和城镇,这些都是要用钱砸出来的。

不过铁路只要修好了,日后是能用的,可以说是一笔投资,显然也并不是很亏。

蒙古战败已成定局,问题只在于,皇帝要多久才能结束这场战争,让明军从蒙古抽身出来。

显然这场战争不会持续太久了,因为蒙古又战败了。王国雄带领的五万骑兵终于是逮住了蒙古主力,一通暴打之下,蒙古主力已经被彻底击溃。

溃败的蒙古大军,很快就在草原上四散逃离。

很多蒙古骑兵也不去和林丹汗汇合了,而是回他们的部落去了,或者干脆想明军投降。

接触了这些年下来,蒙古人也了解明军处理俘虏的政策。对付被俘的蒙古人,明军并不会要了他们的小命,起码是能抱住性命的。如果他们的部落也投降了明军,他们就能获得自由。

林丹汗显然已经战败了,这个时候很多蒙古骑兵的部落,只要没有被转移的,基本上投降明军已经为成为了定局,干脆投降算了,这些明军还能把他们送回去,免得他们在草原上到处乱找。

在这样的情况下,跟随着林丹汗的部队越来越少。

明军虽然不知道林丹汗躲在哪里,但却知道林丹汗战败之后肯定是要往中亚地区逃离。而且肯定是带着大量骑兵的,往中亚方向逃跑的蒙古骑兵之中,人数最多的肯定就是林丹汗率领的部队。

明军的追击持续了将近三天,一直最到了唐努乌梁海地区。

林丹汗已经从唐努乌梁海的狭长河谷中逃离了蒙古草原,狼狈的逃往中亚地区。明军也没必要追击下去了,这场战争明军已经胜利了。

明军要的是蒙古草原,林丹汗的死活并不是很关心。明军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关门打狗,彻底消灭蒙古的参与军事力量。

王国雄直接将通往中亚的狭长河谷占据,并将机枪布置在了这里,这里的地形只要布置上机枪,基本上就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蒙古已经宣告完蛋了。

接下来就是扫荡的环境了。

王国雄接着又清dian了一番战果,发现击毙的蒙古骑兵达到了五万多人,俘虏的蒙古骑兵则将近六万。

还有大量的蒙古骑兵分散到了草原各地。

确定了战果之后,王国雄随即将战况送回指挥部。

当王国雄的战报送回指挥部之后,朱由校顿时大喜过望。

“这场战争已经没有任何悬念了,林丹汗已经被赶往中亚。蒙古不可能再组织出什么像样的反抗力量。铁路修建线路可以延长,城镇也不用修那么多了。两百里修一座城池就可以了。”孙承宗对朱由校建议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