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皇陵(1 / 2)
朱翊钧在科举考场的演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科考结束的当天,毛君诚就带头串联了上百名举子联名上书,要求朝廷严惩涉案贪官,绝不能再给那些人残害黎民百姓的机会。
朝中巨大的阻力很快就消失得一干二净,文官大多很爱惜羽毛,现在再跳出来就很容易被认为是那些贪官污吏的同党,对他们珍视的名声会造成致命的打击。
张居正没有急着处理那些贪官、也没有对举子们的上书做出任何回应,只是把所有被捕贪官和他们的家人从各地押解进京统一关押,任由愤怒和谣言在民间发酵。
这股愤怒来得快去得也快,捉捕、定罪、处罚不是个一蹴而就的流程,张居正还需要民间把注意力投在这件事情上更久一些,以免到了最后关头又有人跳出来搞幺蛾子。
针对那些涉案吏员和地主豪强的处置也被最终敲定,朱翊钧为那些人找到了一个好去处:皇陵。
这些人的处置本来是最为棘手的部分,他们虽然也是罪恶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但往往又罪不至死,抄家、流放等处罚显得量刑过重,会让人们认为朱翊钧刻薄寡恩。
而如果不用如此酷烈的手段,根植当地上百年的一个个豪强是绝对无法被连根拔起的。
长在身体上的肉瘤是不会自然脱落的,必须用铁血手腕把他们给割下来,改革不是请客吃饭,非流血无以称之为变革。
况且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绝,留着一群在当地呼风唤雨又对朝廷心怀怨恨的豪强是非常危险的,朱翊钧不可能就这么放过那些人。
既要展现朝廷的宽仁,又要让这帮豪强付出足够的代价、从此再也没有威胁朝廷的能力
那你们去给朕守皇陵吧。
历朝历代的皇陵都是一个大工程,基本都要从皇帝一登基就开始修建,很多时候一朝还修不完、继位的皇帝还得接着为先帝修陵。
大明一直有这样的传统,在燕京失势的官员赶到南京养老,在宫中失宠的太监赶到凤阳去给祖宗守灵,也算是给这些人留下了最后一份体面。
相比流放、抄家,百官和豪强们对这样的处置显然更能接受,至于被迁往皇陵的人都是个什么待遇?那就不是他们要管的了。
这个时代的迁徙是件既辛苦又危险的事,沿途的颠簸、水土不服都是会要人命的。
押送那些人的明军也不会讲什么人权,基本就跟赶牲口一样,早点把那些人赶到目的地了事,老人、孩子、体质较弱的女性在路上就得死上一波。
京畿地区的地主、豪强们也不是什么大善人,皇陵是朱翊钧的,皇陵附近的土地可是那些地主豪强和权贵的,京畿别的没有,权贵特别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