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发放国债(1 / 2)
下西洋一事,陈远已经深思熟虑,略一沉吟就说道:“陛下,想必民间百姓的看法您也看到了,说明陛下决策英明,下西洋带来的巨大好处,百姓是看得到的。”
朱棣点头:“是,朕从锦衣卫那里知道了,你小子,还真会出点子,利用百姓的呼声。可是,朕一提到下西洋,这些所谓的忠臣,还有那逆子,就不停的上折子劝阻,就差骂朕是昏君了。”朱棣说起来就生气。
“陛下,太子的担忧不无道理,不过,那是他们只看到眼前,而没有看到长远,时代是进步的,世界是发展的,只有不断的了解世界,发现世界,我们才会进步,不会故步自封,如果闭关锁国,最后坐井观天,处处被动,落后于别人,而落后就会挨打。”
这种思想显然很新奇,朱棣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你说得对,朕都没有想到这一层。”
“陛下,太子殿下和大臣们担心的是劳民伤财,可是,如果,我们进行贸易,那就不一样了。”
“贸易?”
“正是,陛下,如同我们一直施行的茶马交易一样。”
“哦?”朱棣来了兴趣,身体微微前倾,凝神细听。
“众所周知,蒙古人喝羊奶吃羊肉,很少有素食,容易消化不良,依赖于我们的茶助消化。我们太祖爷英明,让大明用茶去换蒙古的马,一是削弱他们,二是壮大我们自己,间接达到了控制蒙古人的目地。”
“不错,这正是皇考施行茶马政策的目地。”
“陛下,郑大人前五次下西洋,经历了多少国家和部落,这些国家和部落,有多少宝藏,还有多少农作物,多少先进的科技,我们只要进行贸易,把先进的引进来,买进来,这样,我们国家不就越来越强大吗?百姓富裕,军队强大,科技先进。而且,陛下也知道,那些国家和部落,特别需求我们大明的茶和丝绸,瓷器等物品,我们把这些卖出去,那是多少的收入?多么庞大的财政来源?”陈远提出了贸易的思想。
朱棣两眼放光,这些不用陈远解释,郑和以前早就说了。贸易,就不是劳民伤财,而是为国家积累财富,太子和大臣还有什么可说的。
“可是,这样我国的丝绸茶叶都四处销售,那就达不到控制蒙古人的目地了,他们可以去其他国家买进。”
“陛下,臣以为,等我们有了这些钱和先进技术,强大了,还会害怕蒙古吗?”
朱棣一拍大腿:“对,对,是这个理,朕差点陷入误区了,好,就进行贸易,可是——”
陈远好奇:“陛下还有何难度?”
朱棣脸色有些窘迫:“唉,这几年征安南,救济灾民,修建新都,国库确实没有银子了,上一次下西洋回来,宝舰、火炮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不进行维修的话,无法远航了。”
朱棣难题摆在这里了,没钱修船,没钱给船装修火炮。
陈远微笑:“陛下,臣倒是有个主意?”
“哦?莫非是继续向商人募捐?”
陈远苦笑,募捐,这一本万利的事情,朱棣还上瘾了,不过这是竭泽而渔,上次提高商人的地位,这次还能给什么优惠?没有,那就成了刮地皮了。
陈远摇摇头:“臣以为,可以变通一下,发放国债。”
“国债?”朱棣一头雾水,盯着陈远看,这是什么东东。
“简单言之,就是国家借钱。”
“国家借钱?”
“对,国家向地方发布信息,以国家的名义借钱,给予一定的利息,这样,很多保守投资者就会投给国家,相信,国家不会赖他们的钱。”
朱棣苦笑:“这样,朕感觉朕的国家成了一件买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