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反扫荡与收庄稼 2(1 / 2)

加入书签

 “这位长官,能给口饱饭就是天大的恩情了。”老人家头发胡子都白了,看起来能有六十多岁,能这年头活过六十的都不简单。

“我们八路军不叫长官,叫同志,老大爷你们放心吧,只要我们八路军还在一天,就不会看着一个老百姓饿死、冻死。”王立保证道。

“好,那就好。”老人家擦了擦眼泪说道。

就像是和珅说得那句话:“无论是米还是米糠,都一样,一斤米可以换四斤米糠,本来能救一个人的粮食能救四个人,难民已经不是人了,只要能让他们活下去,无论是吃什么都行。”

近万人的安置不是小问题,是只管饭,还是要管到明年夏粮收获?是授人以鱼,授人以渔,都是一个问题,是救济还是赈灾,这里面学问大着呢。

而且如果是赈灾,那么只管饭明显是不行的,几千壮劳力如果闲下来是会闲出事情来的,可如果调集人员去做事,那么要结多少工钱?发钱,他发的起吗?

按现在物价,一斗小米差不多四斤(五百克斤),日占区价格是价格是一块五冀南币,而井陉矿区的煤矿工人一天的工资是两块钱左右,可以买六斤到八斤米,但这是壮劳力才能拿到的工资。

如果是给地主帮工,那就更低了,能养活老婆孩子是很难的,那么问题就来了,是管饱饭稍微给点工资,还是吃饭计公分,月底扣饭钱?这都是问题。

吃饭记工分的确可以调动积极性,那么问题又来了,如果没有壮劳力的家庭呢?一个公分究竟该折多少粮食,这都是问题。

在经过一天的走访和调查,得出了一个结论,以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量为十分,暂定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作量为收一亩玉米、七分高粱、八分谷子、八分土豆、七分红薯。

十个工分暂折小米六斤、白面七斤半、绿豆三斤、莜面两斤或者是土豆十二斤、红薯十五斤、南瓜十八斤。

至于盐、油、布匹、银元、法币则暂时没有能力所以不挂钩,尤其是法币和日本的军票,谁挂钩谁死的快,现在根据地的经济实力还经不起这么折腾。

法币八年贬值了四万倍,而日军的金票也不差,贬值了近三万倍,仅次于法币,如果挂钩也只能挂冀南币,还能给自家人打个广告。

尽管已经是这样扣扣搜搜的,能管饱吃的也只有土豆了,按照八路军试行的粮税,是十税一,王立应收粮税是三百七十万斤土豆,另外还有四千亩地是部队开出来的荒地,这些地产量是一千四百八十万斤,扣去这些地的地税一百四十八万斤,王立王立手里有一千七百零二万斤。

这些粮食中,王立除留一千万斤作为调度粮外,其他的七百万斤分发到了各县作为粮种,土豆种子则全都被留了下来作为粮种培育基地的储备粮种。

红薯和玉米即将收获,还有第二批回茬小麦的土豆也即将收获,到时候粮食就会宽裕一点,勉强可以支撑到夏粮收获,不然作为一个粮食科长手里只有根据地半个月的粮食,没有安全感啊。

到时候,部队来伸手要粮食,地方也来伸手要粮食,王立总不能说没有吧,一个粮食科长手里没粮食,算什么粮食科长。

于是这份试行条例作为《晋西南粮字3号报告》连夜上报了八路军总部并中央军委,并于当夜收到了回复可以施行,10月10日开始试行,也就是难民到达的第二天开始试行。

这两天其实已经开始收粮食了,田间地头都是忙碌的人群,运输工具多了人力三轮车还有独轮车,王立让人抄了几十分公告贴在显眼的地方,并且派了工作人员宣传政策。

这年头的人很朴实,你要是真不要他们干活关管饭,他们反而不踏实,这种以工代赈的形式阎锡山做过,韩复渠也做过,这世道能做到执掌一省的大军阀没一个是傻子,不过给的没有这么多就是了。

“先记账,吃大锅饭,吃多少计多少账,到时候月底结账。”王立这样香乡亲们解释道。

“那收完粮食怎么办?”一个老人家有些担心的问道。

沙蓬滚蛋蛐蛐吼,掌柜的撵着伙计走,收完庄稼也就是冬天了,这一个月怎么也不可能赚下足够吃半年的粮食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