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6章 遗迹的秘密(二)(2 / 2)

加入书签

“这些,都还是目前已知的日尔曼帝国黑科技,日尔曼帝国还有没有更超前的科技发明,是不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更无从谈起。这个时代差距,如果打个比方,就好比在唐朝,却有一个国家用上了二战初期的科技装备,这让同时代的其他国家如何与之对抗?”</p>

看着茶机上3D 画面中播放的各种图片资料,甚至于珍贵的画面资料,王强有些不解:“既然日尔曼帝国获得了如此高的科技,为什么还会战败?”</p>

“很简单,时间太晚了。”千机解释到:“日尔曼帝国所有的新式武器研发,或者研发成功都在44年这个关键时间点,这个时候日尔曼帝国败局已定。也正是因为败局已定,所以日尔曼帝国才开始疯狂的研发这些本不属于那个时代的科技,并且还让他们研制成功了几种,如果在给日尔曼帝国三年时间,那现在的世界格局将完全不一样。”</p>

“不说已经研制成功的V1和V2、Me-163喷气式战斗机、别隆采圆盘,现在的核武器,地对空导*弹、空对空导*弹、空对舰导*弹、反坦克导*弹、滑翔制导导*弹、反雷达导*弹等等。几乎现代导*弹体系的所有导*弹类别,日尔曼帝国都有研制,而且,更关键的是,都有样品研制成功,只要没有能力进行大规模列装。”</p>

“44年,真的是非常危险的一个时间点,历史差点在这里走向了岔路,甚至于,我都在怀疑,是不是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日尔曼帝国就是凭借这些先进武器成功反转了二次大战的历史。”说到最后,千机都有些心悚。</p>

“你反复提到了44年,甚至说这是一个危险的时间点。”王强也是听得有些心惊肉跳,不由自主的发问:“也就是说幸亏日尔曼帝国败局已定,因此,即使研制成功这些武器,在人力、物力上也无法支持他们大规模武装这些武器,也就无法阻止他们的失败。那我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日尔曼帝国在44年才开始研发这些划时代的武器,他们早干什么去了?”</p>

“你问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千机不由得松了口气,终于是可以进入到正题了:“日尔曼帝国为什么会在即将战败的44年才开始研制成功出这些黑科技武器。原因在于,他们直到43年才发现了遗迹!”</p>

“遗迹”,又是“遗迹”!二战中的日尔曼帝国和遗迹怎么又扯上了关系?王强心中隐隐有了一丝猜想,但这个想法实在太过于匪夷所思,让他觉得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只能寄希望于千机给他一个回理的解释。</p>

看到双目闪动的王强,千机知道他已经有了一丝预感,轻轻的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她表情严肃道:“接下来的话,可能会超出你的想法,但是我再次提醒你一点的是,我将要说的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p>

</p>

“不是日尔曼帝国不想提前研究,而是他们直到43年才发现了遗迹。别问我为什么会有遗迹,直到现在,所有有遗迹的国家都不知道。现阶段我们只是知道遗迹中存在远超当今科技水平的超科技存在。日尔曼帝国在1938年,就由党卫军头子希姆莱亲自组建了两支探险队,他们深入西藏,寻找“日耳曼民族的祖先”———亚特兰蒂斯神族存在的证据,寻找能改变时间、打造“不死军团”的“地球轴心”。”</p>

“而这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西藏的沙姆巴拉洞穴,直到43年,日尔曼帝国第二次派出了探险队。名义是继续寻找亚特兰蒂斯神族。但具我们事后的研究证实,在42年底,第一次派出的探险队已经发现并确定了遗迹的位置。第二次派出的探险队只是一个幌子,实际上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日尔曼帝国军人进入了遗迹。由于受到科技水平的限制和当时战况的紧急,这批人马只带走了他们所能研究明白的科技和相关设备。当然,他们带走的设备和资料只是遗迹里最“简单”的科技。”</p>

“因此,日尔曼帝国在43年才得到了遗迹的相关科技资料,经过他们的消化研究,在44年才能得以研制成功,并列装了一部分研究成果。如果他们早两、三年发现遗迹,那二战的结局就完全不一样了。”</p>

“你怎么确定你的说法就是正确的?”虽然接收到的信息量有些大,但王强还是谨慎的反问。</p>

“因为,他们发现的遗迹就是这里——昆仑遗迹!”面对他的质问,千机轻描淡写道。</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