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舰炮成型(2 / 2)

加入书签

这样一来火炮炮座上的滚轮,就正好可以卡在凹槽之内。

火炮开火后,强大的后座力推动滚轮在凹槽内急速转动,带动着炮身平行后退,避免了将巨大的后坐力施加到甲板上。

但是到了末端,底座的凹槽内左右两边各有巨大的弹簧钢片,成“>、<”样式。

火炮强大的后坐力肯定会压制簧片收缩。

在这个过程中强大的后座力会慢慢消减,最终使得火炮停止下来。

然后簧片的反弹力再将火炮送回原位。

在左梦庚的注视下,陈长庚带着两个工人亲自动手,将凹槽上方的钢板拆了下来,让他看清了内部的结构。

凹槽的内部显然经过了精细的打磨,同时钢制滚轮和凹槽内全都抹了油,这便使得滚轮的转动毫无凝滞,以最佳的状态消除火炮的后座力。

“这样的装置能让甲板承受重炮的后坐力?”

孙元化自信点头,指着他们脚下的木板道:“这是我们根据设计搭建的船用甲板,而且已经在上面做过实验。经过测试,重炮在这上面开火一点问题都没有。”

听到这话,左梦庚当真是意气风发。

“这可太好了!如此一来,咱们的重炮能够上船,即便是和西洋人最大的战舰交手,也不会落于下风。”

步炮不管怎么说,威力和射程都很有限。

在这个时代碰到欧洲最大的盖伦战舰,根本没有什么优势。

但是有了重炮,那就一切都不一样了。

新军的重炮射程高达八千多米,而且用的是爆破弹,根本不是这个时代的战舰能够抵挡的。

孙元化详细讲解了他们新的方案。

“因为重炮可以上船,所以对于新式战舰上的火炮数量,我们做了重新调整。底层甲板依旧布置轻型火炮,每一侧的数量是十门。上层甲板布置重炮,每一侧是五门。如此以来,一艘战舰的所有火炮数量是三十门,远近搭配,火力的强度也足够。”

孙元化他们搭建的陆上甲板平台,已经全都布置好了火炮。

左梦庚上上下下仔细看过,心里已经有了概念。

不过他注意到了不一样的地方。

“桅杆之间的空地准备做什么用途?”

孙元化对他的眼光佩服不已。

“我们的火炮因为增加了钢制凹槽,需要经常进行清理和加注润滑油。但因为火炮太重,光靠人工搬运太过于麻烦。所以我们研究之后,决定在这桅杆之间的空处加装一台龙门吊。每当清理火炮的时候,打开凹槽上壳,然后用龙门吊将火炮吊起,这样就可以轻易的清理凹槽了。”

左梦庚听的目瞪口呆。

厉害了我的大明工程师们,你们都学会在军舰上加装机械装备了。

接下来的改动,不用左梦庚询问,孙元化主动说起。

“我们还将在船头的两侧,各自加装两门十二管的火箭炮。火箭炮没有后座力,但是尾焰伤害很大。为了避免军舰被引燃,因此只能放在上层甲板的船头。有了火箭炮的火力补充,我们的军舰即便仅仅是三级战列舰,火炮数量也仅仅只有同级战列舰的一半还少,但是即便对上一级战列舰,我们也有自信能够打赢。”

对于这个说法,左梦庚还是很认同的。

这个时代的风帆战舰虽然有大小的区分和火力的多寡,但是在火炮的射程上,一级战列舰和三级战列舰的区别并不是很大。

而在具体的防护上,因为都是木质战舰,其实在新军的火炮面前同样也没有什么区别。

以新军的重炮为例,即便是一级战列舰挨上一发,肯定也是一个大窟窿,甚至能够引发火灾。

如此一来,海军绝对能够做到以小博大,对抗这个时代任何的海上对手。

山东的海军建设,终于出现了喜人的曙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