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挣扎(1 / 2)

加入书签

 尽管对美国人来说,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的形势现在是一片大好,尤其是苏军整个侧翼的危机已经出现,但阿利?布隆伯格将军和琼斯将军并没有意识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就在他们眼前闪过。</p>

美军的进攻依然按照原计划展开。8月6日下午4时正,就在维拉迪米尔和他的参谋正在商讨下一步行动时,做了短暂休息的美军前锋再次发起进攻。</p>

罗德里格斯上校率领他的第1装甲团调转矛头,迅速攻下富尔顿戴尔以西的弗里斯特戴尔(Forestdale),第7装甲师的余部紧随其后,向西南攻击前进。</p>

在东面,第4装甲师攻陷穆迪(Moody),并向南前进。第6步兵师也开始向伯明翰城区渗透,准备攻城。陆军第集团军按照原来的计划展开行动,准备包围伯明翰。</p>

与此同时,对亚特兰大的包围行动也在展开。</p>

国民警卫队第4装甲师和第11装甲师在雪松城成功地伏击了红军第90坦克师后,向东南挺进,不仅解放了卡罗尔敦(Carrollton),还进一步前出至纽南(Nenan)。</p>

这样一来,美军不但把亚特兰大通往伯明翰的所有交通线切断,还封锁了城中守军退往西南阿拉巴马首府蒙哥马利(Montgomery)的退路。</p>

彼得洛夫上将很快就意识到自己无比危险的境况。他马上给维拉迪米尔打电话,要求撤退。</p>

“大将同志,敌人正从东西两面包围我们。”彼得洛夫非常紧张,“亚特兰大已经被包围了。请您允许我军进行突围和撤退!”</p>

“彼得耶维奇同志,我已经制定好了撤退计划,现在我还要请示一下最高统帅部。”维拉迪米尔镇定地说。</p>

他深知陷入敌军重围时的恐慌,他自己就是在1941年那场举世闻名的基辅大包围中逃出生天的。</p>

“你现在做好撤退和突围的准备,等候我的命令。”</p>

“弗拉基米洛维奇,我与第集团军的一切联系已经被切断了,他们通住西南后方的道路也被美军截断了。”彼得洛夫的声音近乎绝望,“再不行动的话,光荣的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就会被敌人毁灭了。”</p>

“奥列格!”维拉迪米尔愤怒地直呼手下的名字,“镇定!你可是位上将!肩上可是顶着三颗星的!一点小小的挫折就哭爹喊娘的。”</p>

“是,司令员同志。”彼得洛夫被上司这一吼倒有些清醒了。</p>

“马上去做好撤退准备的工作!想办法恢复与亚特兰大的联系。”维拉迪米尔清楚地指示,“在没有下达撤退命令之前一定要坚守阵地,哪怕剩下一兵一卒!”</p>

“是,司令员同志!我这就去准备。”彼得洛夫还是显得口气不足。</p>

维拉迪米尔愤愤地挂上电话,“一堆狗屎!”他不顾指挥部里人员众多狠狠地骂一句。</p>

与自己不同,彼得洛夫出生在一个生活宽裕的中层干部家里,只是迫于父亲的压力他才来从军的。</p>

维拉迪米尔还清楚地记得在194年冬天列宁格勒的战壕里,这个刚入伍的青年被饿得哇哇大哭,要不是自己把从一具德军尸体上搜到的一点点黑面包给他,这个如今的陆军上将可能就哭死在那场惨烈的战役里。</p>

可就是这种人卫国战争胜利后却平步青云,先是进了军校,出来后一直升官。</p>

当第一次红色战争暴发时,维拉迪米尔指挥一个二线步兵师冒死在布列斯特重新创造一个布列斯特奇迹时,彼得洛夫却在远东军区担任一个悠哉的政治部主任职务。</p>

如果不是罗曼诺夫慧眼识英才,说不定堂堂的大将维拉迪米尔现在还只是“那堆狗屎”手下的一名师长。</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