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关系暴光(1 / 2)
“喂!你们看李天他在干什么?”由于有铁丝网和围栏的阻隔,身处在训练场之外的媒体记者和体育迷们都无法听清楚李天与临场指导教练进行了怎么样的交流,只见两人相互了几句之后李天就背着自己的运动包去到训练场一个较为安静的角落躺了下来。</p>
“他应该是想要休息一下吧,毕竟刚才跑动的运动量可是非常的大,就算他真的是‘人’,体能也应该被消耗得七七八八了!”不少的记者都抱有这样的想法。</p>
由于这好几个月以来,李天通过了哈特与卡隆教练安排的特训考验,身体的各个机能对过度的疲劳已经产生了相当的适应能力,特别是李天在进行力量训练时,用电刺激训练方法对肌肉进行了无痛苦的负荷锻炼,使得其肌肉的恢复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也因此他可以通过较为短暂的放松休息达到较好的体能与力量的恢复。</p>
“怎么回事,李天怎么躺在那里这么久都没有动静?不会是刚才的慢跑的时候出问题了吧!难道他真的在那里睡着了?”一个多时过去了,在这期间李天仿佛是一块石雕一样丝毫没有移动过身体,场边默默等待的记者和体育迷们自是充满了疑惑,毕竟在训练场上睡觉的事情他们还从来没有见到过。</p>
也许对于外行了李天的举动有不可理喻,但是训练场内的选手和教练却很清楚刚才李天40圈跑下来所消耗的体能会有多么的惊人,大家都曾经听李天的长跑成绩与短跑相比起来也丝毫不逊色,这一下大家总算是见识了他出色的体能,如果是让这些队友们去完成同样的训练量的话,那还没达到三分之二的时候绝大多数人可能就倒下去了,所以很多队员也都认为李天今天的训练也许就将到此为止了。</p>
然而又过了近半个时,原本被大家认定只能好好休息以恢复体能的李天却在被临场指导教练唤醒之后重新走上了训练跑道。刚才的那一觉他睡得非常的舒服,原本被消耗得所剩无几的体能与力量他现在感觉至少已经恢复了七层以上,已经不会影响他接下来的训练进程。</p>
紧接下来的加跑练习开始让场外的人们更加的兴奋起来,相比之前较为沉闷的长跑,李天现在在跑道上风驰电掣般的感觉更让观看的人们着迷,他们很多人就是为了在近距离亲眼见识一番这被誉为中国第一“飞人”的凡度而特意来到这里的。</p>
青年队里的队友们虽然都知道李天曾经多次100米跑进10大关,但是对于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度,众人的心里并没有一个准确而直观的概念,李天的训练无疑让很多人大大的开了眼界,之前队里百米成绩最好的许斌在看过李天的五十米加练习之后不得不承认自己目前与李天的水平相比,至少相关了两个等级以上。</p>
下午的训练时间一直持续到傍晚六钟才结束,在近四个时的训练时间里,只有极个别有紧急事情要办的体育迷离开了这里,其余的“天迷”一直坚守着“阵地”。结束训练之后的李天在几位临场指导教练的帮助下避开了媒体的采访要求与陈启南等队友们一起离场。</p>
也许是在今天在训练场上见识了李天非凡的实力和影响力,队里的队员们渐渐的接受了他作为青年队领军人物的地位,而在下午训练场上与他有过几句简短交流的几位队员在晚餐的时候主动的坐到了李天的这一桌,有了陈启南这个活宝在其中穿针引线,李天与大伙之间的生疏感一下子减少了许多,话题也一下子打开了。渐渐的,当李天讲述自己在德国留学生活的情况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队友们靠了过来。到了最后,几乎所有的队友都围拢了过来,仿佛是在开茶话会一般的聊开了,李天不时的耐心回答众人各种好奇的提问,丝毫没有显示出一明星选手的那种盛气凌人的姿态。</p>
李天入队的第一天很快的就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让他很高兴,毕竟队友们现在与他在水平上有着不的差距,刚来到这里的时候他还担心大家是否能接受他这个比较特殊的人物,现在看起来一切都进展得非常顺利。带着欣慰,李天在训练基地里度过了他到来之后的第一个夜晚。</p>
而就在凌晨三钟这个夜深人静的时候,《体坛周报》设在北京、上海和长沙等全国二十多个分印的印刷车间里却灯火通明,车间里的工人们都在一刻不停的忙碌着。下午长沙报社总部就下达了这一期报纸的要完成额任务的指标,要求各分印一定要抢在明天上午八钟之前完成划分好的印刷任务,并且准时把报纸分送到各级销售商的手中。</p>
“李天豪言壮语,要成就‘大满贯’奇迹!”</p>
“李天世青赛目标直指‘大满贯’!——李天夺冠形式分析。”</p>
……</p>
这一系列类似的标题在第二天的早上纷纷出现在了国内各大体育媒体纸报的头版位置,他们都对昨天采访李天的情况进行了非常细致的报导,这引吸了不少前来购买报纸的读者的注意力。</p>
然而在各个报刊亭的架上最为显眼的却是新一期的《体坛周报》的头版版面,四张大副的照片占据了几乎整个头版的位置,而在头版的最中央有一排最为醒目的标题——“世青上演同门之争,胜利将会鹿死谁手?”</p>
这四副照片中李天的形象早已被众人所熟知的,而对于体育田径项目有所了解的读者也能很快的认出另外的一张是前美国世界冠军迈克尔·约翰逊的相片。至于最后的两张相片,能认出相片上两位人物身份的读者在全国都寥寥无几。但是当读者快扫视了一遍头版下方的一段简介之后,立即被报导的内容强烈吸引住了,匆匆的丢下一块五毛钱之后,拿着报纸离开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