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消弭于无形(1 / 2)
一场仓促之间发动的政变,被杜睿瞬间消弭于无形之中,以侯君集为首的造反集团,被尽数捉拿归案,太子妃侯海棠,在闻听此事之后,也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对于发生的这一切,杜睿也是不胜唏嘘,想想以前,再看看现在,风云变幻,物是人非,一代名将用这种激烈的手段,结束了自己,也结束了一个家族。
无论在哪个朝代,谋反都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可以说侯君集的命运,在他决定走这一步的时候,就已经被注定了,他是个英雄,也必定将成为一个悲剧人物。
xg矫饰,好矜夸,玩弓矢而不能成其艺,乃以武勇自称。
这是前世新唐书当中对侯君集的一段评价,杜睿以前的读史的时候,每次翻看唐史都会为两个人感到惋惜,一个是反复无常,最后死于非命的王君廓,还有一个就是自己毁了自己的侯君集。
对于侯君集,他的前半生,和后半生相对比的话,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他很早就成为太宗的幕府,多次随军出征,历任左虞侯车骑将军,封全椒县子。此后渐受恩遇,参预谋议。在大唐从太原起兵到统一全国过程中,屡建奇勋,威望很高,并形成了以当时秦王府谋士和勇将为核心的实力雄厚的政治集团,对太子李建成构成严重威胁。
李建成为保住太子地位及皇位继承权,与齐王李元吉结交,共同反对太宗。在此危急时刻,侯君集曾多次向太宗献计献策,逐渐成为了太宗一派的骨干。
武德九年六月四ri清晨,太宗率侯君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宇文士及高士廉程知节秦叔宝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等发动玄武门政变,伏杀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初七,唐高祖李渊立太宗为皇太子。
由于侯君集是玄武门事变的主要策划者之一,立有大功,所以太宗在继位继位之后,对其进行了重赏。先是任命侯君集为左卫将军。紧接着又封侯君集为潞国公,再赐封侯君集食邑一千户,贞观四年,侯君集又任兵部尚书,参议朝政。
可以说侯君集在初期对太宗可谓忠心耿耿,并且在军事和政治方面都颇有建树,而他之所以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可以说都是他自己招来了的。
假使他的心胸能够开阔一些,假使他能少一些胡思乱想,或许他的人生就会完全是另外一番模样了。
其实太宗对侯君集谋反之事早有察觉,起初,太宗让李靖教授侯君集兵法,侯君集对太宗说:靖且反,兵之隐微,不以示臣。
太宗又问李靖,李靖说:方中原无事,臣之所教,足以制四夷,而求尽臣术,此君集yu反耳。
在平定薛延陀之后,因为太宗对杜睿恩遇超过了侯君集,侯君集就曾有过怨言,当时江夏王李道宗就曾对太宗说:侯君集智小言大,举止不伦,以臣观之,必为戎首。
太宗问道:何以知之
李道宗回答:见其恃有微功,深怀矜伐,耻在杜睿小辈之下。虽为尚书,未满其志,非毁时贤,常有不平之语。
太宗说:不可亿度,浪生猜贰,其功勋才用,无所不堪,朕岂惜重位第未到耳。
这一次太宗虽然也察觉到了侯君集的异状,但太宗是个念旧情的人,不以为意,对待侯君集还是一如既往。
此后,因为魏征过世,太宗命杜睿画功臣图于凌烟阁,侯君集名列其中,位于第十七名,在杜睿之下,这更让侯君集大为不满,时常抱怨太宗。
多年以来积压下来的私怨,再加上自己女儿海棠的位子被人威胁,侯君集终于忍不住爆发了,而且一脚就踏进了这条不归路。
在原本的历史上,侯君集也是因为同样的原因,帮着李承乾谋反,走上了这条路,结果还没等发动,就被太宗快刀斩乱麻的扑灭了。
太宗召见侯君集曾说:朕不yu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验耳。
侯君集起初不认罪,太宗便召见侯君集同党详细陈述始末原委,又拿出侯君集与李承乾来往的书信启给他看,侯君集理屈词穷,只得服罪。
侯君集依律当满门抄斩,但侯君集在战争年代战功卓著,一直是太宗的心腹大臣,所以太宗不想杀侯君集,便对文武百官求请道:往者家国未安,君集实展其力,不忍置之于法。朕将乞其xg命,公卿其许我乎
但大臣们都认为: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
太宗只好对侯君集说: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说罢,潸然泪下。侯君集也磕头表示服罪。
侯君集因谋反被杀,并没收了他所有的家产。临刑前,侯君集从容不迫,对监斩官说: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
太宗闻之,特意开恩,留下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将他们迁到岭南。
历史上的侯君集有三个儿子,但是在这个世界上侯君集却只有一个女儿,如今犯了这等十恶不赦的重罪,侯家基本上也就算是破落了。
纵观侯君集一生,起步平庸,但在争战年代,始终效命于太宗,所以能够平步青云,后来率军远征,克敌制胜,确实有功于国,然而他又弃前功而构后罪,贪赃任xg,直至图谋造反。
侯君集也确有宰相之才,魏征就曾向太宗推荐过侯君集,让他任仆shè,并说:国家安不忘危,不可无大将,诸卫兵马宜委君集专知。
但太宗认为君集喜欢自我夸耀,所以没有重用。
侯君集一直作为太宗的忠实追随者而备受器重。他和秦叔宝尉迟恭不同,不是以骁勇而充当太宗的打手,他又和李靖,李世绩不同,他从头到尾都是秦府的人。同时,他的祖辈是关陇军事贵族集团中的成员,这也是他受信任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玄武门之变中,侯君集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sè,促使太宗的最终决策,并且是太宗进入玄武门随行九人之一。史称建成元吉之诛,君集之策居多。这从事后的封赏也可看出,侯君集食邑千户,仅次于尉迟房杜长孙几人,而在诸将之上。
太宗即位后,侯君集一直握有很大的兵权。贞观四年,又以兵部尚书参与朝政而入相。他虽然出身行伍,但是被重用后,开始认真读书,后来他还担任吏部尚书主持典选,工作比较出sè,得到朝野的好评。
在原本的历史上,侯君集在贞观时期参与了两次较大规模的战争。第一次是贞观九年由李靖总指挥的灭吐谷浑之战。他在此次战争中担任一支方面军的指挥官,积石道行军总管。战争初期,由于吐谷浑可汗慕容伏允实施坚壁清野的防御政策,致使数道唐军因补给不济而退保鄯州。
这时,鄯州道行军总管任城王李道宗提出:柏海近河源,古未有至者。伏允西走,未知其在,方马癯粮乏,难远入,不如按军鄯州,须马壮更图之。
侯君集却以为不妥,他认为:王师已至,而贼不走险,天赞我也。若以jg兵掩不备,彼不我虞,必有大利。若遁岨山谷,克之实难。
主张趁敌人未注意以jg兵追击。这个提议得到主帅李靖的支持。果然,李道宗很快追上了伏允,大败之。后来李靖兵分二路,侯君集和李道宗负责南线战场,李靖李大亮等北上,李靖部将薛万彻等追伏允至图伦碛深处,成功结束了战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