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国宴(1 / 2)
尽管李承乾驾崩不久,但是作为洪武朝开年的第一次国宴,无论是礼部,还是鸿胪寺,宗正府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盛世王朝的国宴,自然是不同凡响的,更何况是新皇登基,迎接万邦来朝,无论什么时候,处在什么时代,中国人都是好面子的,自己人关起门来喝酒,或许还能点到为止,可一旦轮到在外邦友人面前,自然是要显摆一番的。
国宴起源于周朝,周礼仪礼礼记中均有国家王室为招待贵宾而举行国宴的记载。
国宴也是分好几个级别的,一级大宴在太极殿举行,二级宴会在麟德殿举行,三级小宴在垂拱殿举行。
三级小宴通常是皇帝,皇后或者皇室其他重要成员的寿宴,规模也不大,只限于皇室内部和皇帝比较亲信的臣子,出席参加。
二级宴会,则是闻喜宴,唐代州县一级的考试称为解试,得中者称乡贡,亦称举人。州县长官宴请得中举子的宴会称作鹿鸣宴。
据新唐书选举制上记载,每岁仲冬,试已,长吏以乡饮酒礼,会属僚,设宾主,陈俎豆,备管弦,牲用少牢,歌鹿鸣之诗。
正因为在宴会上歌唱诗小雅鹿鸣一诗,故而得名。鹿鸣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的诗句,以鹿鸣为宴名,是表达礼遇贤才的意思。
而等到举人参加完省试,放榜之后,朝廷赐宴新科进士及诸科及第的人,就称作闻喜宴。盖因及第士人与宴同时并向家中报喜,以使家人闻喜而得名。
新进士还要在曲江亭聚会游宴,叫做曲江会。游宴时挑选少年俊秀者二三人为探花使,亦称探花郎,遍游名园,折取名花,故而曲江会又称探花宴。
游宴后,还要到长安慈恩寺塔下题名留念,称作题名会。孟郊登科后诗云chun风得意马蹄疾,一ri看尽长安花,乃是这一场面的纪实之笔。闻喜宴的曲江会和题名会,连贯生发,内涵之丰,形式之隆,臻于极致,实乃读书人之莫大庆典。
一级大宴,排场自然要更大,通常是在外邦来朝,或者是国战大胜之后才会进行。宴会之前,有司预于殿庭设山楼排场,为群仙队仗六番进贡九龙五凤之状,司天鸡唱楼于其侧。张灯结彩,铺设锦绣帷帐,豪华场面不难想见。
文武百官万邦来宾都按照级别,分别坐于正殿侧殿两边走廊,屁股下的坐垫也有严格的级别划分。每个人的座位前陈列着不能吃的食物,叫看盘,看盘也有等级的差别,一般人面前陈列的看盘有环饼油饼枣塔,外邦使节面前还要增加猪羊鸡鹅兔连骨肉等看盘。
宴会宣布开始之后,先是斟御酒。斟酒期间,有一系列的表演节目,口技奏乐舞蹈,花样挺多。
开始饮酒之后,也是每饮一盏酒都要有一番音乐舞蹈杂技的表演。参加表演的男女,一律以红巾彩衣装束。按照礼制规矩,整个宴会,一般是行酒九盏。
下酒的菜肴,并非一开始就摆出来的,要等到饮第三盏时才开始提供。提供什么下酒菜肴点心,新唐书中也曾有过记载。
第三盏时的下酒物有:肉咸豉爆肉,还有双下驼峰角子。
第四盏时上的菜肴点心有:炙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
第五盏酒时提供的菜肴点心有:群仙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丝羹莲花肉饼。
第六盏酒时提供假鼋鱼蜜浮酥捺花。
第七盏时提供排炊羊胡饼炙金肠。
第八盏酒时提供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
第九盏时提供水饭簇饤下饭。
单从这些菜肴点心的名目看,似乎大唐这个盛世王朝的国宴用料都很普通,不但没有后世高级饭店,普遍采用的燕窝熊掌参鲍鱼翅之类的山珍海味,就连普通的鱼虾水产也不用。
相比于大唐的强盛富庶来说,这样的国宴自然是拿不出手的,但是这是规矩,对于习惯迷信祖先的炎黄子孙来说,周公既然是圣人,那么他制定下来的制度,自然也是极其神圣的,不容侵犯的。
虽然国宴无外乎也就是吃吃喝喝,但是一旦涉及到古代礼乐制度的问题,那可是绝对不容马虎,和肆意更改的。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
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cāo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宴会制度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
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这样,阶层不同从而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
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宗教和政治活动时,均使用礼乐器。礼乐器是表明器主身份权位的标志物。正如左传成公二年所云:器以藏礼,礼以行义。
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y乐,采取节乐措施。
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至于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
到了大唐开过以后,高祖皇帝李渊第一次在太极殿招待突厥使臣的时候,开场音乐依然用的是鹿鸣四杜皇皇者华,直到太宗皇帝北伐突厥,擒获颉利之后,再举行国宴的时候,就改成了秦王破阵乐。
太宗皇帝作出的改变,其目的不难理解,无非是为了彰显武功,炫耀国威,不过太宗皇帝改的,杜睿这个做臣子的却是不能对国宴的礼仪制度擅自更改的,不然这里面可就要涉及到僭越的问题了。
杜睿前世看宋史的时候,曾见识过所谓的chun秋大宴,虽说是皇帝掏腰包,请大臣们吃饭,可那与其说是享受,倒不如说是受罪。
参加宴会的官员首先要向相东西而立,站得腰酸背痛,等待皇帝的到来。待皇帝坐好后,才由shè人,也就是亲近皇帝的属官,分引群官横行北向,向皇帝磕头致颂词,再磕无数个头后才就座,接着皇帝举5次酒,官员们要站起5次,拜5次,方才能够吃喝。
酒初行,群官搢笏受酒,先宰相,次百官,皆作乐。皇帝再举酒,并殿中监少监进。群臣俱立席后,乐作,饮讫,赞各就坐。复行群臣酒,饮讫。
皇帝三举酒,皆如第一之仪。尚食典奉御进食,太官设群臣食,乐作。赐祗应臣僚酒食,赞谢拜讫,复位。皇帝四举酒,并典御进酒。乐工致语,群官皆立席后,致语讫,赞百官再拜,就坐,乐作。皇帝五举酒,乐工奏乐,庭下舞队致词,乐作,舞队出。
东上阁门奏再坐时刻。俟放队讫,内侍举御茶床,皇帝降坐,鸣鞭,群臣退。赐花,再坐。前二刻,御史台东上阁门催班,群官戴花北向立,内侍进班齐牌,皇帝诣集英殿,百官谢花再拜,又再拜就坐。
内侍进御茶床,皇帝举酒,殿上奏乐,庭下作乐。皇帝再举酒,殿上奏乐,庭下舞队前致语,乐作,出。
皇帝三举酒四举酒皆如上仪。若宣示盏,即随所向,阁门官以下揖称宣示盏,躬赞就坐。若宣劝,即立席后躬饮讫,赞再拜。内侍举御茶床,舍人引班首以下降阶再拜舞蹈,又再拜讫,分班出。阁门官侧奏无公事,皇帝降坐,鸣鞭。
集英殿饮福大宴仪,初,大礼毕,皇帝逐顿饮福,余酒封进入内。宴ri降出,酒既三行,泛赐预坐臣僚饮福酒各一盏,群臣饮讫,宣劝,各兴,立席后,赞再拜谢讫,复坐饮,并如chun秋大宴之仪。
诏宴殿陈设止用绯黄二sè,不用文绣,令有司遵守,更不制造。阁门修立集英殿大宴仪注。
程序虽然繁琐,折磨人,不过总的说起来朝廷还是比较节俭的,但是,贪官却有奢侈无度的,例如宋朝的jiān相蔡京。一次宴请部下,单是制作蟹黄馒头一味,就耗费一千三百余缗。
蔡京还有一次招待客人,酒后高兴,就吩咐拿出十饼江西官员贿赂的咸豉,客人发现都是用黄雀胗做的。这样的咸豉,蔡家当时还有八十多饼。
还有一个故事,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蔡家饮食的奢侈糜费,有个人在京城买了一个女人做妾,这女人自称是蔡京家的厨娘。一天,主人让她做包子,她推辞说不会。主人质问她,既然做过蔡太师家厨娘,岂有不会做包子之理。这女人回答说:我是包子厨房里专门切细葱丝的人。由此可见,水浒英雄只反贪官不反皇帝,也是有缘故的。
回归正题,国宴虽然遵照礼制,倡导节俭,但是应有的规模,礼仪,却是空前浩大的,这些事自然有礼部和鸿胪寺,宗正府的人去料理,倒也不用杜睿烦心,正所谓术业有专攻,杜睿虽然博古通今,但总归比不上那些专业人才。
这次国宴,宴请的可不单单是拜占庭和伊斯兰王国的来使,那些依附于大唐的异族也纷纷派遣使臣,前来朝贺,室韦,回纥,党项,突厥都有人来,还有那些在历次的灭国之战中被俘获的亡国之主,也都要出席。
如此说来,此次国宴,参加的人,有小半和杜睿都是有仇的,这些国君可都是被杜睿从他们的老窝请到了长安城,至于他们的国家,也早就成了大唐的领土。
当晚,杜睿一身紫绶朝服,早早得就到了承天门前,那些来参加国宴的皇室宗亲,朝中重臣,各国使节,自然也少不了前来应景的归命侯,违命侯之类的人物。
见杜睿到了,不管是朝内,还是朝外的纷纷上前见礼,就连那些和杜睿有灭国之恨的前国君也不例外,他们如今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都知道杜睿如今才是大唐帝国的主宰,他们想要保住身家xg命,富贵荣华,少不得要来讨好杜睿。
杜睿也不倨傲,一一还礼,见皮纳尔还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杜睿笑着上前,道:皮纳尔公爵,我大唐帝国皇帝陛下,专程设宴招待,怎的公爵阁下的脸sè不是很好,难道是我方有所怠慢
皮纳尔正想着心事,没想到杜睿走到了近前,闻言忙道:不不公爵大人不要误会,只是君士坦丁堡面临阿拉伯异教徒和叛军的围攻,危在旦夕,我~~~~~我实在有些放心不下
自己的祖国内忧外患,万里迢迢赶来长安,寻求帮助,却被杜睿拒绝,眼看着祖国前途一片暗淡,皮纳尔要是还有心饮宴,那才叫怪事。
杜睿闻言一笑,道:公爵阁下不必忧心,君士坦丁堡自建成之ri,不知遭受了多少兵灾战火,可是贵国都坚持过来了,君士坦丁堡依然矗立在东西方交流的枢纽位置之上,在我看来那简直就是一座永远都不会陷落的城堡,只要你们能坚持支撑过最艰难的时候,等到伊斯兰王国玛目哈乃菲叶和组拜尔达成协议,一切都会过去的
杜睿这番话可不仅仅只是口头上的安慰,永不陷落的城市,君士坦丁堡,确实担得起这样一个称呼,因为没有任何一个西方国家的首都,在帝国统治的连续xg和范围方面,能与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的辉煌历史相媲美。
自从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重建此城为新罗马时,这里已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了。它的起源应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当时,它是希腊城邦迈加拉的移民建立的一座殖民城市,取名拜占蒂翁,拜占庭是它的拉丁名字。
自君士坦丁堡建立以来,其军事经济的重要价值一直受到不少民族的虎视眈眈。比如是一直与帝国抗衡的波斯人,波斯人数次围攻过城市,但被坚厚的城墙和强大的拜占庭海军所挫败,其后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人进攻拜占庭帝国,以二千艘战船围攻,阿拉伯舰队又遭到拜占庭海军用希腊火全歼,二千余艘战船剩下五艘逃回,基辅人围攻城市,又被希腊火烧毁海军,遭到严重挫败。
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占领并遭到洗劫,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1261年由迈克尔八世帕拉奥洛古斯率领尼西亚帝队收复,成为重建的东罗马帝国首都。
君士坦丁堡这段显赫的历史,很大程度上应归因于它地处欧亚两洲之间的险要位置。这座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因此,君士坦丁堡南有马尔马拉海,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从而形成了重要的港口,即所谓的金角湾。
诚然,其他城市也有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但君士坦丁堡的显著特征是,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这座城市由两扇海上大门保护着,可以禁止无论从爱琴海,还是从黑海来的敌船的通行。
拜占庭皇帝为了加强这些天然防御,又在陆上修筑了两堵高大的城墙:第一堵墙长四英里;第二堵墙长40英里,宽20英尺,位于第一堵墙西面约30英里处。这两堵防御城墙,同巴尔干山脉这一天然屏障连在一起,保卫了君士坦丁堡的陆上进口。因此,在拜占庭长达十个世纪的统治期内,这座城市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受围攻的要塞,但却得以保存下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