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六章:普通课程(1 / 2)

加入书签

 时间被人注意到时会变得很慢,比如开学被浪费掉的下午和夜晚。

当然,它也可以流逝得快,一如忙碌于绘画和购物的双休曰。

木子花了两天打扮完今后三年所要居住的爱巢。两天之后,10月7曰开始正式上主课……

英国中小学一学年里有三个term(学期),分别是:秋期、春期、夏期。

一般来说,每个学期的中间有一个星期的休假,叫做“halfterm”。秋季和春季学期之间是两个星期的圣诞节假期,春季和夏季学期之间是两个星期的复活节假期,夏季学期结束后,到下个学年开始之前,是六个星期左右的暑假。

大学与中学相仿,但由于英国大学有很高的自治权,不同的英国大学学期制度也大相径庭。一般大学开学比中小学晚,大致上也分为春、秋、夏三个学期。

其他学校怎样梨木不知道,就剑桥大学而言,三个学期被称为“michaelmas(米迦勒学期)”、“lent(四旬期)”、“easter(复活期)”,每学期也只有八周上课时间,比中国少了10周左右的课程。

论总体课时那就更短了。如果是家里有钱,又不想负担太多学业的学生,其实大可以早早跑去英国读中学然后直升大学。英国多少年来就是一个教育大国,是国外留学生理想选择国家之一,众多品牌大学更是很多留学生向往的圣地。

周一至周五上课时间是9:00amto3:30pm,今年剑桥的上课月是10月到12月、1月到3月、4月到6月,总计大约4个月,其余大半年的时间都在放假。

课程短,周期短,这也是梨木选择剑桥的原因之一,换做同样出名的麻省可没这种待遇。要是能留在大陆读书就更妙了,在学期末给老师塞上一把钱,谁管你课时够不够。平时只要歪腻一下,哪怕考得再差强人意也照样能给个60分。

相比而言剑桥老师不好说话,属于油盐不进的类型。英国人本身不缺钱,在这个国家出生的子女长大后也不会穷愁潦倒,养老和养子都有保证的情况下自然不会滋生贪污。当然,凡是都会有例外,相对减少的只是贪污比率。

总之,剑桥大学的老师们自视甚高,同时对自己本校的学生也看得很高。他们认为既然这个学生进入了自己的学院,那他就具备了在这个领域进行读力思考和研究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被鼓励,也被鞭策,把书本上的知识消化并发展成自己的观点,以回应老师抛出的开放式问题。不需要举手,不需要起立,任何时候都可以打断老师,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哪怕是谬论也会受到赞许。

以上,梨木在得到学生手册时就已经背熟部分内容,另一些则是星期五晚上得从琼教授那得到的告诫。事实上在大学里,教授们一般都在搞研究,一年到头难得见上两次面,若非梨木两人是由她所引荐也不会得到如此关照。

2002年10月14曰星期一,国王学院。

公开课教室,以前逃课逃惯了的梨木不得不为赚课时而坐在这里。

是的,别人趋之若鹜的英国课堂对于他来说只是个混课时的地方。除了必须要修习的课程外,哪门选修课空闲时间多、好修,他就选哪门来凑学分。

其实英国一次大课也就两个小时,老师上课普遍都是给学生下达一个任务,多数时间都让学生们自己去图书馆追寻答案。

课就是一门课时少,在课外时间多用于读书,且容易赚分的课程。

小公开课人比较少,教室也很小。今天的主讲老师是个女老师,见人数差不多便开始在台上说道:#thisisbritishnovelsine1919to1945,weeiamamystelmccartneytodayiamgoingtocoupleof……

“这是‘1919到1945的英国’欢迎大家,我是斯特拉?麦卡特尼,今天我安排了如下几项内容,前半段时间我准备简要介绍本门课程,并开出我们要在课程中思考的一些问题。如果你们决定留在课程中的话,后半段时间我会将会向大家介绍本学期第一篇故事——vw弗吉尼亚?伍尔芙的《tothelighthouse》

“(《到灯塔去》)这也是本学期的第一项阅读任务,在课堂的两个时段之间,任何不愿意继续听的同学可以离开。但在此之前,我真心希望你们能尽量留在这里,这样我讲课的时候会比较轻松。我也不会因为一半人的离开而忐忑不安,不过相信我的课还是蛮有趣的,所以还是让我来决定你们什么时候走吧。”

麦卡特尼讲师委婉的表达了挽留的意愿,事实上在她心底里已经做好了流失一半学生的准备。

即使上了一个星期的主修课,梨木对课程的评价依旧是太宽松了,当真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教学模式……这种授课环境,对于会思考、爱动手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学术天堂,对于死脑筋的学生来说则比地狱还可怕。

花了钱,学不到东西,分数一步步落后于人——能不可怕么。

梨木拿出笔记本认真听,课程就那么点时间,他不需要争分夺秒的挤时间赶稿。木子见他听课也没在再旁边捣乱,转而跟他一样聚精会神地盯着麦克——

“……作者的世界,才是读者想要了解的世界。你被要求去使用你的想象力,去进入作者的世界里,那充满想象的世界里,而这一切都是在作者的引导下完成的。你并没有被要求去想象一个你认识的地方。

“……你的历史,你对自己的认识,你在寻找着一个不普通的人,你在寻找另外的梦里的世界,或许它是一个噩梦般的世界。所以,对于弗吉尼亚,她希望通过一种上的偶遇,与相隔几百公里外的人的互相沟通。

“她隔离时间,隔绝地点,用一种特别的方式传递感情,与你们分享那些眼泪和颤抖,半个世纪后的你们依然和她进行思想上的交流。”

——作者想要表达什么,读者想要了解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