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改国为夏(2 / 2)

加入书签

……</p>

声音震天动地,整个乾元城内鸟兽皆惧,只有冲天杀意和高喝之声响彻云霄。</p>

一座高高的祭台立于广场中央,祭台四四方方,东方一条张牙舞爪的青龙,西方白虎仰天长啸,南方朱雀浴火而鸣,北方玄武沐水而行。</p>

台高九十九丈,一条长长的白玉台阶笔直而上,直冲云霄。</p>

历经三个月,一切都准备妥当,终于到了更改国号的这一天。</p>

即使心机日益深沉的杨不归也激动不已。</p>

原本改国号根本不用这么复杂,可对杨不归以及华夏群雄有着特殊意义。</p>

他自然也仿照前世历朝历代礼仪,祭天,祭地,祭祖。</p>

楚默走到高台之上,望着下首群臣与士卒,神情淡漠而威严,神圣而冷酷。</p>

淡淡的话语从他口中发出,虽然并不高昂,可城内无数百姓和士卒清晰可闻,似乎就是紧贴在他们耳边诉说。</p>

在他面前,一座巨大的青铜三足鼎立于正中央,一块长长的案桌摆放在青铜鼎前面。</p>

王朗恭敬的把玉盘放在案前,从身后取出三根常人大小的香,依次递给杨不归。</p>

杨不归每插一根香都轻轻一拜,以三才之势把三根香尽数插于鼎后,才掀开玉盘上的红布,取出那块温润如玉的玉玺置于掌中,一双眼睛缓缓扫过众人:“今日,我等改国为夏!”</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百官恭敬下拜。</p>

“入朝!”</p>

王朗大喝道。</p>

杨不归缓缓从台阶上走了下来,众人恭敬立于他身后,随着他鱼贯而入。</p>

踏入大殿后,杨不归缓步上前,坐在龙椅之上,只是这一次却不同于以往。</p>

轰!</p>

杨不归身子一颤,只觉得好似有一股无穷的力量加身,莫名的力量自四方盖压下来。</p>

这一刻,他就好似云端上的神祗,低头俯视着乾元城,城内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印在他心里。</p>

杨不归明白,这只是种错觉。</p>

这股力量存在于虚实之间,他虽然可以调动,但却不可触摸,不可掌控。</p>

但以前可没有这种感觉,莫非是他改国号后又有莫名的伟力加持下来。</p>

那以前是否也有这股力量,若是有,他们又到了哪里?</p>

或者,辰国还有人活着窃取了这股力量。</p>

摇摇头,杨不归把满脑子的思绪抛到脑后,他对这股力量并不如何看重。</p>

这不是他的力量,虽可调动,却不可掌控,身为帝王,他不喜欢超出自己掌控的东西,包括力量。</p>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文武躬身参拜。</p>

“免礼!”</p>

杨不归神色淡漠,淡淡开口,目视着百官。</p>

无论是忠心也好,假意奉承也罢,都在心中好似明镜照彻出来。</p>

那股冥冥之中的力量,使他一身力量更进一步。</p>

好似也有了王朗的儒道神通,忠奸一眼可辨。</p>

“谢陛下!”</p>

群臣轰然回应,站起身来,各自退回大殿左右两边。</p>

杨不归下首的石现高声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p>

话音刚落,站在群臣正前的王朗上前一步,躬身道:“陛下,如今汉语已经普及到我夏国本地,不过北域与南域还未推广,老臣以为,陛下应大力推广汉语汉字……”</p>

北域和南域是曾经的乾国与燕国,如今并入夏国,名为南北两域。</p>

汉语汉字推行本就极为困难,若不是有王朗辅佐,恐怕夏国本土也没那么容易。</p>

大殿内鸦雀无声,只有王朗的声音在回荡。</p>

“准!”</p>

杨不归点点头,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汉字的重要性。</p>

似是想到什么,杨不归再次开口道:“此事就交于爱卿负责。”</p>

“遵旨!”王朗躬身退了回去。</p>

“陛下,臣有本奏!”</p>

王朗退回人群后,钟离昧就迫不及待的站了出来。</p>

“陛下!王家,李家密谋造反……”</p>

大殿内鸦雀无声,唯有王朗的声音在回荡。</p>

钟离昧站在大殿之内,细数了王家和李家的诸多罪证,最后深深拜倒。</p>

“臣请尽诛之,以振朝纲!”</p>

下首群臣头皮发麻,只觉得一股凉气自脚后跟蹿到头顶,一个个低下头,大气也不敢喘一口。</p>

之前杨不归在乾元城大肆杀伐,已然将夏国很多世家镇住。</p>

但,这王杨两家可不同。</p>

王家便是杨不归那便宜母后,王太后一脉,而杨家,说的便是杨不归这一脉。</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