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幕 伯仲(2 / 2)

加入书签

“欧呦呦,我的妈呀,听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张兄,李兄,你们再来讲讲刚才那两句典出何处?”

“闭嘴,先听文章!”

“天呐,一篇赋文,竟能如诗经一般,成为我辈起名废的指路明灯。强啊,实在是强。”

人群中能理解文中全部典故的人可谓凤毛菱角,大多数还需要向身边渊博者请教,或是相互印证讨论才能得出结果。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对司马图这篇文章给出正面反馈。很多学子,尤其是本届的考生对文章提出了许多质疑。

“礼乐致学,跑题了啊,跑题了。就算它说一百遍礼乐之美,和主题又有什么关系?”

“对啊!跑题!这样破题,写得再好也是丁等啊!”

杜老板丝毫未受影响,仍保持着正常语速,读得慷慨激昂:“……非简节繁文之制,不用于明庭。非崇严煦育之姿,不传于委巷。使牛刀学制,必笺武邑之猷。鹭羽将持,敢惧宛邱之刺。……”

这几句一出,大多数反对的声音便哑火了。

这篇文章用意十分明显,对礼乐美感极尽赞美之能事,渲染出天下之声百花齐放的景象。无论淫靡销魂,还是清高傲物;无论是寄情山水,还是影射庙堂;无论是亡国之音,还是战歌隆隆……不同的音乐,都有其使用的地方。所以学习礼乐一道,不能教条,不能囿于陈规,不能把自己关在学堂里,而是要去发现,欣赏,理解和感受不同的美感。

所谓“成均”讽,讽的就是那些闲坐空谈,以定规旧制扼杀音乐自由的教条者。

这篇文章便如同醍醐灌顶,将鱼玄机对于新乐的忧虑尽数冲散,让她浑身好不自在,“哎,司空公子这篇赋文其实就是讲给我听的啊。他是怎么知道我们在做音乐改良的呢?”

鱼闪闪听了半天,其实一个字都没听懂。直到杜老板把全文读完,她整个人还是懵的。“这篇文章说得都是些什么啊?”

鱼玄机望着妹妹,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这水平,等会儿还要跟许元霜比试……这不是白给吗?

不过还好,司空图这一局现在看来胜面颇大。若是最终结果一胜一负,虽然那件孔雀霓裳的价格比凤羽霓裳略低些,但相差毕竟有限,以她这些年的积蓄,也还负担的起。就这样和许元霜了却恩怨,倒也不算吃亏。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未必如她所愿。

杜老板竖起了写有韩衮,司空图的两块名牌,向四周的看客发放红花,以投花的方式计票定输赢。

头票开始,果然不出所料,投在司空图名牌下的花明显多过韩衮。

但是随着二楼雅间里一位小太监再次下楼,与某些外圈的顾客窃窃私语,韩衮名下的红花立刻便有了显著增加。

“哎,我的花呢?我还没投票,怎么花就没了?”,有的看客还在犹豫,红花却不知何时被人顺手牵羊摸走了。

“十文钱一朵,十文钱一朵,想出手的拍拍我肩膀,立即成交。”,还有人在人群当中挤来挤去来回穿梭,嘴里却小声嘀咕着。

眼看红花都已经投的差不多了,许久,也没有人再来添票。杜老板扫了一眼票堆,总体上也算是势均力敌,但是以他的老辣眼光,似乎已经觉察出司空图名下的花朵可能会略多几支。

就在他想要精点票数,宣布结果的时候,一名小厮挤进人群,附在他身边耳语了几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