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幕 忆秦娥(2 / 2)

加入书签

这次轮到闪闪同学吃惊了,“这,这首曲子不是昔年李太白所做吗?”

“李太白做曲?”,温庭筠把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青莲居士做个词人真绝代,但谱曲还是不行的。他填词多用经典律,偶尔也套用琵琶曲《连理枝》,笙调《桂殿秋》或者大唐乐府官调《清平乐》,西域乐曲《菩萨蛮》之类名调。但却从未听闻他自己作曲。更何况,这契名配词哀伤幽怨,既没有太白风骨,也不符合盛唐气质,怎么可能是诗仙遗墨?”

“啊?不是吗?可是老师都这么说的……”

“你的老师是谁?”,温庭筠不以为然地问道。

那神情仿佛是再说,推古这种事,当今我温庭筠自认第二,也没人敢认这个第一啊。

“我的老师是苍……”,闪闪下意识的想把自己中学语文老师交待出来,猛地省起自己已经穿越大唐,急忙改口,“是苍梧隐士。”

对于古代地理,闪闪并没有深刻认知,她其实并不清楚苍梧是个什么地方,只是在里经常看到这个名字,似乎是个常见的古地名,这才把前半句话给圆回来。

温庭筠闻言一脸尬笑,做恍然大悟状,“哦,哦,原来如此。”

苍梧,那是岭南不毛之地,由汉至唐,都没听说这地方出过什么人才。所谓苍梧隐士,多半也就是这个水平,不知道从哪里得来一首好词好曲,随手找个出名的人冠以作者,真是误人子弟啊。

“不过这首曲子我很喜欢。就依此曲排舞,以你们的水平,通过赛事首轮,不成问题。”

“那下一轮呢?”,思思似乎对于胜利也十分渴望。

“哎急什么!下一轮的事情,看看对手再说。蛮邦异族,在这么短的筹备时间里,未必能找到与你们匹敌的队伍。虽然我们一定要赢,但也不能赢得太高调,点到为止。鸿胪寺也是主办单位之一,总还是要考虑一些外交影响的。”

温庭筠何许人也?

大江南北的烟花巷,官办的教坊司乐府,有些什么出色的乐师倌人,他作为大唐礼乐之宗,自然了如指掌。

他的心中自有衡量。

主播音乐虽然不合官学礼制,但是单从欣赏要素上来说是足够饱满的,再加上自己这几天的悉心指导,几位主播的呈现,已经不亚于平康里的红倌或者乐府的宫宴舞者。

在万国歌舞大赛这样的比赛里,荟萃群英,外国友人自然不会按照大唐官制定制节目。

几位主播的短板不在是短板,长处却依然是长处,以她们的实力来看,必然是夺冠热门。

其他那些国家如果无法招来技冠一国的艺人,比赛甚至都不会存在悬念。

也许这就是那些吐蕃贼人感冒风险,急于除掉咸宜观诸女的原因吧。

“好!那我们就定曲了!”,鱼玄机颇有深意地望了温庭筠一眼。

温老祭酒老脸一红,看来这几日他留恋咸宜观,动机也并不纯粹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