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春庭(1 / 2)

加入书签

 过完了十五,接到任命的赵亭再没有理由留在家中,将江州的事务,交给了新上任的通判,便在正月十九,立春的这天出发到京都上任去了。

得知赵亭升任的江州百姓,自发前来相送,人群拥挤江州的青石街道第一次变的这么小,摆摊的摊贩麻溜的收拾了摊子,给送赵通判的队伍让出路来。

赵亭穿着侍御史的朝服,头探出马车,向前来送行的人群摆手打着招呼,原本赵亭应该做着轿子去京都,但是江州到京都的路,说不上太远但也不近,轿子实在是费时,赵亭便让老董赶着自家的马车送自己到京都。

在梁国重文轻武的环境里,士大夫对出行的礼仪极其的看重,这种规矩也被编进了一本叫《体统》的书,被尊为学子入仕必学经典。

赵亭的身上总有种豪迈的气概,对于这些到不是很在意,老董赶着马车缓慢的行进着,赵亭脸上带着笑,回答着送行的人群问的各种问题。

“赵通判,你这一走还会回来吗?”

“乡亲们放心,我赵某在江州二十年,这里早已经成了我的家,以后会常回家看看”

“赵通判,你不走行不行?”

一个女子问出了这么个问题,引来一群人的白眼,不等赵亭说话已经有人替他回答了。

“赵通判是升官,为什么不走,你是不是傻?”

刚才问话的女子到有点不好意思了,挠着头,用笑容掩饰自己的不好意思。

这次是升官了没有错,赵亭想到的却是更大的责任,在任通判时,他要监察的便是江州一州之地,现在在御史台任职侍御史,自己要监察的就是整个大梁的官员,这其中相差太大,以至于他整个人现在就像打了鸡血一般,感觉年轻了不少。

更大的权利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在压力面前赵亭表现出无比的激情,多年前自己刚刚踏进仕途时,因为太年轻气盛也是犯过不少的错误,如今为官二十载,并没有让他在官场中迷失自己,只想着天下的百姓多做一点事。

马车再慢,江州城门还是到了,有人拿出自家酿的酒,有人拿出自家母鸡下的鸡蛋,马车车厢里,除了赵亭坐的地方之外其余的地方都放满了东西,就连车辕上都是挂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

感受着江州百姓的情谊,两行热泪从赵亭的眼中滑落,自己在江州二十年的岁月,值了。

赵文振只将赵亭送到了门口,便站在人群的后面看着马车随着人潮出了江州的城门,赵文振的脸上没有因为再也不用听见赵亭的唠叨的开心,也没有家里只剩下自己的不开心,而是一丝淡淡的忧愁盘布在他的脸上。

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在昨晚赵亭即将赴任的前一晚,告诉了赵文振一个隐藏十几年的秘密。

而这也让赵文振明白了陆子玉如此变化的原因,自己刚听到那件事时,也是不敢相信,但是赵亭的眼神是那么的坚定,这件事不可能是假的。

赵文振想如果我是小陆,我会怎么做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