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南乡子(1 / 2)

加入书签

 赵文振将两支长锋笔搁在砚台上,双手垂在大腿两侧,看着自己写的这幅字,觉得两种字体比前几日都有进步,颇感欣慰。

徐通判一直沉浸在赵文振独树一帜的书写中,左手写字,还能写出这般颇具气候的字来,实在是少见,这时才注意到赵文振用这两种书法写的竟是同一首词。

对仗少见,韵味绝佳,徐升也算博览群书,但不知这首词的出处,便用大梁官话腔调吟咏道:

“回首乱山横。

不见居人只见城。

谁似临平山上塔,亭亭。

迎客西来送客行。

归路晚风清。

一枕初寒梦不成。

今夜残灯斜照处,荧荧。

春雨晴时泪不晴。”

吟罢,赞道:“比兴入情,哀而不怨,这亭亭荧荧二叠词最好,读之恍如看到了塔边站立的亭亭身影及残灯中跳动的荧荧灯火,好词!好词!”

徐升意不能绝又问:“明诚小友,此词何名?”

赵文振先是一怔,因为徐通判对自己的称呼,先前徐升虽叫自己明诚叫的亲切,但他还是能感觉到话语中隐隐的距离感,这时徐升叫自己明诚小友,这种距离感一下就消失了,到真让他感觉自己和徐升认识多年。

所谓士子风流就在这点,未曾谋面的人可以凭一首诗心生崇敬,相识已久的人也能因为一首诗便的针锋相对,这就要见人见智了,徐升不乏是一个爱才之人。

赵文振躬身道:“此词名《南乡子》,托以怀友,实思故亲。”

徐升称赞不已,先前也看过赵文振写的《水调歌头》,虽觉词韵雅致绝妙,但凭一首词实在不好评判一个人的才学,今日见这首更是雅致的很,便知道先前那首不是赵文振偶得而来。

文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可能就是这么简单,徐升附身将纸上还没有完全干的墨迹吹了吹,取过镇纸,拿在手中看了又看。

“明诚小友真是好文采啊,这幅字能否送我?”

“大人抬爱,您喜欢拿去便是”

两人又复到厅中,赵文振请教了些在典籍中看到不懂的问题,徐升都是引经据典一一的解答了他的问题如果初来时赵文振是因为初次见面才表现的谦恭,这会便是打心底里崇敬许升。

大梁崇文尚武,文儒不在少数,虽自己见的也就几人,徐升应该是最博学的那一个,已经被赵文振书法俘获心猿的徐通判,更是打心底里看好赵文振,一口一个明诚小友叫的极是亲切。

赵文振看时机差不多了,假装有意无意的说出了这几日江州茶山易主的事,想借此来打问打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