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敬献(1 / 2)

加入书签

 一会儿,云定兴已经跟在邹文腾身后进来,后面还有具怪模怪样的大木架,云定兴手上还拿着一根铁棍,满脸都是兴奋,进入大厅后,连忙命令两人将木架放下:“拜见太子殿下。”

“唔,云卿今日脸上如此高兴,可是有好消息告诉本宫?”

“正是,太子请看,有了这具东西,日后纺布至少可以快上二三倍。”云定兴献宝一样将木架拿到杨勇跟前。

杨勇大喜:“是吗,我看看。”杨勇将这个木架拿起来仔细观看,木架上方有三个并排的轮子,下面还有一个踏板,杨勇前世是农村出身,对于那种家用缝机还有映像,这具木架显然是吸收了杨勇对云定兴所讲的脚踏设计,踏脚与三个轮子用滑绳相连,只有用脚踩上去,轮子就会飞快旋转,杨勇一看就是明白,这正是自己要的织机。

杨勇到过织场参观过现在的纺织,都是女子使用手摇的单锭纺车,有了这个木架,不止可以同时形成三锭同纺,而且脚踩的速度大大快于手摇,还将人双手解放出来,这一优势和以前相比又何止快上三倍。

这个纺车其实已经相当于数百年后黄道婆创造出的三锭脚纺车,此纺车一出,一百余年后,大明凭此成为吸纳世界财富的海洋,黄道婆家乡江一带一跃成为全国纺织中心,历几百年而不衰。十六世纪初,当地农民织出的布,一天就有上万匹,淞江布远销世界各地,直到十九世纪英国的珍妮纺织机和蒸汽机出来,才打破东方在纺织方面的优势。

“好!好!”杨勇看得连赞不已:“云爱卿,仅此一项足可以留名清史。”

虽然看似简单的改变。但若没有人去研究,就是数百年后也不一定有人能做出来,有了这个纺车,很快北方就会超过南陈,成为新的纺织中心。到时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南方都无法抗衡,何况有了这个利器,对付草场各个民族也有大用。

云定兴被说的有点受宠若惊,讷讷地道:“卑职不敢居功,这都是太子指点之功。”

“该你那份功劳还会是你的功劳,你放心,我会如实向朝庭汇报。到时少不了你一官半职,对了,你手上拿一根铁棍干什么?”。

云定兴脸上兴奋的通红,听杨勇问起,连忙道:“殿下,对了。这铁棍是用来脱棉籽使用,有了他。可以加快脱籽七八倍,以后棉布可以大大降低价格了。”

所有布中,以棉布工序最多,种植,采摘。去籽。弹棉,纺纱,最后才是织布。每一项都要耗费大量劳动力,因此棉布现在还没有普及,杨勇第一次问价时才发现棉布价格竟然是丝绸价格三四倍,听到这根铁棍就可以将脱籽效率提高七八倍,杨勇不免怀疑:“怎么使用?”

云定兴早有准备,直接从身上拿出十来个还没有脱籽的棉球放在地上,用铁棒上下一碾,里面的棉籽顿时被碾了出来。云定兴将已脱籽地棉球递到杨勇手上,得意的道:“殿下,你看,如此岂不是要加快数倍。”

这也太简单了吧?杨勇忍不住问道:“以前是如何给棉花脱籽?”

云定兴一愣,太子好像一直是无所不知,怎么会问出如此简单的问题,过了一会儿才回道:“殿下,以前都是棉妇用手直接剥开,摘去棉籽,不但速度缓慢,而且久了容易伤手,微臣遵从殿下指示,在纺织的各个环节都展开研究,多数都有改进,尤其是此两项改进最大,才呈现给殿下。”

“用手剥?”杨勇这才知道现在的农业生产是多么落后,难怪棉布会比丝绸还贵,一个国家连数十万件棉衣也拿不出。杨勇心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以他前世在农村的经历,随便就可以找出数种比用手剥棉籽快上数倍的方法。

要知道后世中国地土地可是承载了十三亿人口,农业比现在先进了一千多年,后世平平常常的一件农具用在现在说不定就是一种翻天覆地的突破,就算现在没有后世的高产作物,没有化肥,只要把自己所知后世一些先进的农业方法和农具传播开来,养活二三亿人口都没有问题。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多数王朝所以推翻,都是人口增长到一定限度,又加上贪官污吏横行,老百姓活不下去才起义,如果农业能够来一个大跃进,朝庭就有能力养活更多的军队,开拓更多地土地,大大延长兴亡交替的时间,大隋鼎立千年也不是没有可能。

看到杨勇只是微笑不语,云定兴有点忐忑不安:“太子,莫非卑职所言有何不妥?”

“没有,很好,明日你先在宫门外等着,随时等候皇上传诏,这二件物品暂时留在东宫,明日本宫会将它呈现给父皇,记住,此事暂时保秘,谁也不要告诉。”

“是,卑职明白,多谢太子。”云定兴感激递零地下去,连云媚儿都忘了看上一眼。

看着这两件物品,杨勇一直处于兴奋中,从纺织开始,大隋将会远超后世盛唐的繁荣,直到过了半个时辰,杨勇才命人用红布盖上,开始写奏章。

第二天早朝差不多处理完毕,杨坚正要宣布退朝时,杨勇站了起来:“禀父皇,儿臣有事启奏。”

杨坚微笑道:“太子有事请讲。”

太子难得发言,只是一发言往往一语中的,听到太子有事启奏,众臣都连忙竖起耳朵。

“父皇,儿臣有两件东西要呈现给父皇,还请父皇恩准!”

杨坚大感兴趣,太子呈给自己东西,当然是太子孝顺的表现,他点了一下头:“准!”

“皇上有旨,准太

贡物!”侍卫将皇帝的旨意一层层传下去,一直到皇兴早已等在宫外多时,听到传诏。连忙带着身后三人向内殿走去。

对于太子敬献地东西,众臣都是十分好奇,一直伸长脖子看向殿外,只见四人在侍卫引导下跨进大殿,其中一人身无长物。另一人手捧着一个盒子,可惜上方却让一块红绸盖着,看不出是什么物品,另外两人抬着一个巨大地物体,遗憾的是上面也盖着红绸。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