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历史(1 / 2)

加入书签

 第二天。

星期五。

历史课上。

面临中年秃头危机的男人端着保温杯。

在讲台之上长篇大论。

台下的学生,有的努力,可惜大部分都已经昏昏欲睡,觉得无聊透顶。

努力的则有包括郑阳,郑阳毕竟穿越这世界,还没了解过这个世界的历史。

就算是前世也只是通关泰坦陨落2这款游戏的单人战役,没事玩玩多人。

里面的背景故事大部分都不在于了解。

而这位历史老师刚好就在从一开始扯起,陌生世界的庞大历史,让郑阳着迷。

“五百多年前,那是一个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历史老师开始了讲述。“遥想当年,一颗名叫谢菲尔德的小行星撞击了地球,撞击区域为当时地球上的密苏里以及圣路易斯,谢菲尔德博士以及他的团队被派往事故地点。”

“是的,当年这颗小行星正是谢菲尔德博士发现的,并以自己名字命名,调查过程中,一些科学家莫名其妙的死亡,直到现在也没有查明真相。”

“当时,包括谢菲尔德博士在内的科学家牺牲,但是活下来了一位非常有名的科学家。”

这时一名学生小声道“海因里希·哈蒙德先生。”

由于睡的睡,整个教室只有历史老师讲述的声音,学生小声的轻言便被历史老师听到。

历史老师鼓舞道“没错,就是海因里希·哈蒙德先生,不管这位先生后所创的集团如何,他依旧是我们人类的英雄,是他,在那个时代。”

“在这颗小行星事故地发现了一种新的元素。”

“x元素!”

“至此,人类的第二次科技爆发,在宏伟的历史长河中展开帘幕。”

“x元素异常强大,开发意义非凡,哈蒙德先生在当年,不仅是位科学家,也是一名商人,”历史老师陆陆续续道来“凭借着对于x元素的研究权限,开创了哈蒙德公司。”

“当时地球的资源已经被开发的出现匮乏现象,又苦于人口过剩,急需一个解决方案。”

“就在各大科研团队,技术部都苦恼之时,哈蒙德公司于当时,2187年推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实用型!星际跃迁引擎。”

“老师,在此之前没有星际跃迁引擎吗?”一名学生问道。

“注意审题哦,实用型,再次之前确实有,不过那是科研型的无法大规模复制使用。”历史老师回答道。

“在第一次跃迁的旅程中,星际飞船便找到了恒星系里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核心星系,”历史老师说道“不要看现在的核心星系匮乏,在当年的资源丰富程度那是对于整个人类文明都起到非常大的物资补充作用。”

“先是解决星际跃迁,实现载人星际旅程,接着又寻找到资源丰富的星球解决物资问题。”

“科研上的进步加上解决人类一大难题,哈蒙德公司的地位一跃而起,甚至超越了当年的国家级别,地位堪比当年的联合国。”

“哈蒙德公司并并没有停下脚步,除了星际殖民,矿物采矿,就连你们现在看到的马文机器人系列也是哈蒙德公司所创造。”

“哈蒙德先生呢也是有私心,虽然说我看不懂人死后的事操心什么,但他还是害怕自己死后公司会被其他机构以及公司钳制住,于是乎他开始通过哈蒙德工程公司合并收购其他的公司。”

“至此,在23世纪末形成了现在的ic集团。”

“ic集团开启了一项星际探索计划,组建了一支寻路殖民舰队。”

“戏剧性的是早在14世纪末便有了殖民地,星际殖民只不过是资本的老套路翻新一下罢了。”

哦哟这历史老师这么刁的吗,敢直接跟学生们讲这个。

郑阳心里想道。

“ic在星区【边境】和核心星系之间打通一条航路,建立边境前哨站。”

“同时间段,哈蒙德工业也开始了一种人造机甲外骨骼的开发,早期的机甲灵活性极低,耗能大,被当时的媒体讽刺为【光荣的拖拉机】,很快在开发之下,”

“这种机甲逐渐发展,可以进行复杂的农业工作,他们的名字也就是”

“泰坦!”一名学生抢答道,谈及泰坦,眼中的炽热难以掩盖。

泰坦,bt郑阳正听着,也十分崇敬着泰坦。

哪个男人不喜欢一台泰坦?

“对的,谈到泰坦你们就兴奋,”历史老师将眼镜框往上推了一下“也是,谁会拒绝一台泰坦呢?”

“可惜,边境的开发耗费了异常大的资源,一些企业趁虚而入核心星系。”

“ic的军队放弃殖民地撤回核心星系作战,至此便来到了我们历史书的第45页。”

“企业战争!”

“便是这段时间,哈蒙德公司发现了泰坦的作战能力。”

“于是第一代作战泰坦诞生了,从士兵中选出精英搭配高科技装备,训练成为泰坦的操控者。”

“这些精英有一个特殊的称号。”

“铁驭。”

“当时的哈蒙德公司凭借着泰坦机甲,迅速取得胜利,可就在胜利之后,数十年的时间,核心星系的资源也所剩无几了。”

接着历史老师拿着保温瓶喝了口水,翻开手上书本几页。“同学们现在翻到第47页。”

“反抗军的源起。”

“就在核心星系资源寥寥无几之时,哈蒙德公司开始展露资本的本质獠牙,回忆起了他们曾经开发过的边境。”

“哈蒙德公司重返边境,对当年殖民者的后代宣称具有边境星区土地的开发以及征用权。”

“采用军事手段控制了殖民地区,在【边境】星区开展资源开发。”

“边境的本土人民当然不愿意,在多次谈判失败之后,双方终于将谈判的局面从桌子上转化为战场之上!”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