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 我们一直都在(2 / 2)

加入书签

宗法制和政府中央集权强化了统一的国家观念。“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描述了国家在统一和分裂的状态间不断循环的历史。

儒教传统里,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取字,女子行笄礼,为成人之道。

历史的进程暂且不论,我们可以从先秦始,诗经、楚辞、汉赋、晋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章回小说、民国杂文,等等这些描绘了中华古代文学史的灿烂的文字里,看出这个国度它深深的历史痕迹。

昔日天子诸侯为早日执掌国政,多提早行礼。周文王十二岁而冠,成王十五岁而冠。日本近代以来称之为成人式。

在古代中国遵循的是婚礼六礼,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纳采就是求婚,问名为请教女子的姓名(同姓不婚之故),纳吉为占卜生辰八字是否合适,纳征为交纳彩礼,请期为确定迎亲日期,亲迎为迎接新娘。

那个时候车慢,马慢,所以一生只够爱一人。

当然,“三妻四妾”也是那个时代避免不了的话题。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

从几百万年前开始,青藏高原隆起,地球历史上此一重大地壳运动形成了中国的地貌。

从空中俯瞰中国大地,地势就像阶梯一样,自西向东,逐渐下降。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号称“世界屋脊”,构成了中国地形的第一阶梯。如果有懂风水的人自然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风水局。

高原上的喜玛拉雅山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第一高峰。第二阶梯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哪一块地方不透露着人杰地灵这四个字?

东缘的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深山里藏着多少隐士高人,再向东直达太平洋沿岸是第三阶梯,自北向南分布着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的边缘镶嵌着低山和丘陵。

地形多种多样。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伟岸的雪山,有雄伟的高原、起伏的山岭、广阔的平原、低缓的丘陵,还有四周群山环抱、中间低平的大小盆地。地势是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一环扣一环,形成了天然的轮回,所以这也是为何可以用地大物博来形容这一方土地。

天空恰好下起了小雨,林海看着这个如诗如画的国度,不禁感叹:

祖国的雨,如烟,如雾,如一层朦胧的薄纱,笼罩着的是这个繁荣的海滨城市,洗濯那附着在她身上的尘埃,那柔和的细雨,恰若姑娘的纤细的手儿,轻轻地抚着这个干涸的大地又向顽皮的小精灵,轻轻地挑逗着大地上的生灵。那一刻,他好像体会了到了什么,不过那种感觉一闪而过。

就如林海所想,是的,我们的祖国有一泻千里的黄河,有浩浩荡荡的扬子江,有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有海南的椰林碧海,有大西北的广阔无垠的青青牧场,还有说不尽的江湖沼泽。

我们的祖国,高山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暮色苍茫,任凭风云掠过。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从容不迫…。

无论我们的对手是谁,我们或许失败过,但是我们一直在这个世界的舞台上,舞出自己的风采。

我们一直都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