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路、粮、兵(1 / 2)

加入书签

 (封推加更,同时求票,谢谢)</p>

蜀中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而得以自成一国,可凡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恶劣的交通状况不但制约了属地自身的发展,同时也大大的提高了向外发展的难度。项羽把刘邦扔在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当汉王,他可不会安得什么好心,明显是想让刘邦在蜀中自生自灭,如果没有韩信的暗渡陈仓,哪里会有数百年的大汉天下。</p>

在吞并刘焉之后,殷丞也将面临当初刘邦所面临的局面,可惜现在陈仓小道已经天下皆知,不存在暗渡的可能,连诸葛亮和姜维都做不到的事情,殷丞哪敢拍胸脯保证说自己能做到。想要突破蜀中进取天下,似乎只有靠实力强攻出去,集中整个益州的能量于一点,实现局部突破。要做到这一点,必然得消除交通运输带来的桎梏。</p>

蜀中的交通让殷丞郁闷得不行,明明两点之间的距离只有十几里,却因为一座小山挡道,不得不绕行几百乃至上千里的山路。尽管古人以其聪明才智发明了栈道来克服这一缺点,但殷丞觉得仅仅依靠栈道还远远不够,蜀中的交通必需水路并行才能有效缓解。</p>

所谓水陆并行就是指在陆路交通难以通行的地方辅以水路,在水路难以通行的地方辅以陆路,水、陆相接,水路并行。这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不但要在陆地山道修筑无数栈道,而且还要在适当的位置兴建无数码头。不说完成这项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即便是前期的勘探策划就已经是一件常人无法想象的壮举了。</p>

殷丞数年前就要求董和派人对朱提地理进行了详细探查并绘以图形,不过至今为止得到的数据依然不够完善。想要完成水路并行的交通变革,必需有另一群人的辅助才能成功,这些人就是朱提土著――水族,要不怎么说王家才是这项工程的最佳执行者呢。</p>

和王煦成亲之后,殷丞也算是水族的亲戚了,有了这层关系,殷丞过往也没少和水族打交道,彼此之间的关系算得上和睦,通常情况下,殷丞的请求水族是不会反对的。不过,对于殷丞设想的这项庞大的工程来说,水族的人口过于稀少,一旦同意去帮助殷丞,就代表整个水族必需全族出动才能勉强应付。这样一来,殷丞将欠水族一个天大的人情,甚至是连殷丞都无力偿还的人情。殷丞不希望自己背上这个沉重的负担,所以他很无耻地用了一招――李代桃僵。</p>

水路并行开拓粮道是一个长久的工程,不只是朱提,以后在云州、在益州,殷丞都打算实行这一计划。为了更好地实行这一计划,殷丞把它从日常的行政事物中独立了出来,全权委托给王家处理,此时的王家就相当于殷丞手下的一个专业施工队,而且唯一的施工任务就是修路。当然啦,王家在殷丞势力的地位,肯定会因为这项工程而大大提升,同时,水族的人情也将由王家去承担了。</p>

修路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短时间内却很难看到什么利益,所以在送走王绛之后,殷丞又把张松给找来了。</p>

张松被殷丞委任为朱提郡的主薄,以后和江阳之间的事物也全权交给了他去处理。江阳农业十分发达,而且人口也比较密集,殷丞很早就看中了那些很有经验的田间能手。这次和江阳秘密结盟之后,殷丞首先想到的就是让张松从江阳迁徙一批有经验的农民来帮助朱提开荒,发展农耕。</p>

朱提农耕之现状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而造成这一现象的始作俑者正是殷丞本人,所以他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诚然,表面上殷丞是不会承认这点的,他把责任归咎为朱提匪患。可是,朱提百匪被殷丞招降已有数年,再怎么说农耕也应该有所恢复,无论殷丞怎么否认,也无法不去面对朱提特有的一个怪异现象。这个现象就是,人口数量仅仅八万的朱提,常年就有超过一万多人流连在泸水岸边――淘金!八万人,除去老人、小孩和妇女,还能有多少劳力?</p>

痛定思痛,殷丞终于下决心要整顿捞金业了。首先,殷丞让项书率城卫军将泸水沿岸所有可以捞金的浅滩全部封锁起来,然后规定春耕期间任何人不得下河捞金,农闲时可以开放部分地段,不过捞金之人必需注册登记,并且捞金所得需上缴五成。该项措施一经宣布,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朱提百姓对殷丞的拥戴也会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点,不过老百姓的小细胳膊怎么扭得过殷丞这条粗腿,当殷丞的‘伐林造田’政策下达后,对他的怨言应该就会慢慢平息了。</p>

罪过、罪过,破坏环境,千古罪人啊!在殷丞颁布‘伐林造田’的政令时,心中忍不住暗暗叹息。有头发谁愿意当秃子啊,殷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朱提农田本来就少,朱提盗匪有让很多良田彻底荒芜,要不然泸水捞金也不会吸引这么多人。现在殷丞决定断绝老百姓的捞金‘大业’,把他们逼回了田里后,这才发现朱提的农田根本养活不了这些人,不得已只能打起了森林的主意。</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