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稳中求胜(1 / 2)

加入书签

 向朝廷上表,这是陈宫给殷丞出的主意,殷丞觉得压根是多此一举,朝廷同不同意,自己还不照样是益州之主嘛,可陈宫却坚持要这么做,殷丞只能答应。其实殷丞也曾多次询问陈宫为何如此坚决,可陈宫就是笑而不答,殷丞也只得作罢。让他郁闷的是,似乎徐庶、黄权、张松、董和等人都很清楚陈宫的目的,甚至连吴懿、赵云等武将都是一幅了然的模样。可殷丞就是想不明白,也许是自己还没能彻底融入这个时代的缘故吧,殷丞只好这样安慰自己。</p>

现在朝廷……呃,应该说是曹操,的回应下来了,陈宫终于向殷丞做出了解释。其实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试探曹操的反应。</p>

从阎行那里得知,曹操马上会有大行动,为此,他连长安的安危都只能暂时不顾。</p>

所谓的大行动,自然是指为了能给自己谋取到极大利益的一系列活动。有道是利益越大风险也就越大,作为和曹操敌对关系的殷丞,自然希望在曹操进行高风险活动时拖一下他的后腿,如果还能顺便替自己捞一点好处的话,那就再理想不过了。不过,若是真的要采取什么行动,殷丞也不是一点风险都不担的,所以有必要先试探一下曹操。</p>

殷丞现在全取了益州,也勉强算是跻身于一流军阀的行列,对天下大事也有真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曹操的行动风险极大,连他都没太多的成功把握,那么对于殷丞的上表,曹操很可能来个顺水推舟,同意了他的要求,借以缓和一下彼此间的矛盾。如果曹操很有把握自己的计划能够成功,甚至不在乎是不是多殷丞这个敌人,那他自然不会同意殷丞出掌益州,毕竟朝廷下的旨意是不方便随意更改的。当然,也不排除曹操其实把握不大,但却看穿了殷丞的投石问路之计,反过来还了殷丞一个虚张声势,以此混淆视听。不过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p>

徐庶、陈宫等诸谋士相互讨论后认为,这次曹操对即将实行的行动应该有很大把握。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们注意到了,有一个人在很久之前就做出过一些不寻常的举动,那个人就是刘备。</p>

</p>

当初夏侯惇不顾洛阳安危,联合阎行灭了韩遂。此时的刘备,如果脑子没病,或者说没有其它阴谋,绝对不会放过洛阳这块肥肉的。只要把这两件事连起来想一想,不难看出曹操和刘备早有猫腻。用殷丞的话来说,曹操的这次行动,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p>

以目前的势力来看,曹、刘联合,天下莫可挡者,殷丞完全没必要硬着头皮往上面撞。众谋士的意见异常地统一,全都建议殷丞放弃扯后腿的想法,在没有看到明显可以图谋的利益时,大可静观其变,反正倒霉的是公孙瓒。</p>

殷丞可不是愣头青,单挑‘曹操+刘备’这样的组合,他是一点兴趣都没有,对于谋士们的建议,自然是从善如流。既然已经决定对曹操的行动不予理会,那接下来要做的事情,当然就是努力增强自身实力了。</p>

汉中一定,整个益州的战火就算平息了,根据事先拟订的计划,益州分治势在必行。梁州,定州治为南郑,刺史为张任,北挡曹操;巴州,定州治为永安,刺史为李严,东拒刘表;云州,定州治为朱提,刺史为百纳图;益州,定州治为成都,殷丞自任州牧,等他去了江东,则由吴懿代行其事。</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