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万国朝会(十一)(2 / 2)

加入书签

“启禀陛下,两位公子虽然有错,但却是受了那恶奴的怂恿。契丹王子有三张白虎皮,只有其中最好的那张才是要呈给陛下的贡品。原本两位公子只想收购另外两张白虎皮,可是那恶奴却鼓弄两位公子去收最好的那张,契丹王子摩会不同意,那恶奴便出言不逊,羞辱摩会,所以臣才一怒之下当街杀了那恶奴。”</p>

宇文兄弟和罗士信虽然没达到仇深似海的程度,但也绝不情愿替他们说情,现在这么做,无非是想见好就收。首先宇文兄弟确实没打皇帝贡品的主意,此时他们惊慌失措说不明白,不代表以后不能把问题说明白。而且就算宇文兄弟真的打过贡品的主意,隋炀帝也不会真的宰了他二人,当初因为端门街遇刺一事,杨广也曾把来护儿打入天牢,结果没过多久就官复原职了,宇文兄弟虽然没有来护儿那样的地位,但人家有个当朝第一权臣的爷爷,还有一个当朝第一宠臣的爹爹,“打入天牢”只不过是炀帝的一时气话,他早晚还是会放人的。</p>

“哦?”杨广微微一顿,转头向宇文兄弟问道:“是这样么?”</p>

“对对对,就是那奴才蛊惑我们兄弟去谋那白虎皮,不过我兄弟二人并没有听他的...后来...后来罗将军出手杀了那贱奴...”</p>

撇清罪名才是宇文兄弟的当务之急,逮到个死鬼做替罪羊,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哪还有心思继续和罗士信矫情下去,急急忙忙点头认可。</p>

“如此,那狗奴才的确该杀!”,隋炀帝咬牙切齿的说了一句,突然又想起一事,接着向宇文兄弟问道:</p>

“既然如此,你兄弟二人为何还要弹劾天赐将军?”</p>

“是杨玄感将军让我们这么干的...”,宇文成趾想也不想就脱口而出道。</p>

罗士信一听这话不由得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上次高句丽内奸的事就被越王府摆了一道,今天这事儿还是他们挑的头,难道他越王府闲着没事就要跟自己最对?!</p>

罗士信兀自火大的功夫,隋炀帝的脸色也再一次阴了下来,冷森森向杨玄感质问道:“杨将军,你挑弄这等是非到底是何用意呀?”</p>

宇文成趾刚一说出杨玄感的名字,杨玄感的脸色就微微一变,不过旋即又恢复常色,待炀帝问话,从容不迫的答道:</p>

“陛下,此事闹到这等地步,皆因臣一时不察之过。臣昨日听两位公子说起家奴被杀一事,还当是罗将军仗势压人,执法不当,一时气愤,所以才...唉,要是臣早知个中缘由,也不会惹出这么多事来...”</p>

啪——</p>

杨玄感还没说完,隋炀帝已经拍案而起,鹰眉高挑,龙目圆睁,气冲冲道:“就因为一个该死的奴才,就因为你‘一时不察’,竟然搞得三府子弟械斗领军府衙门,你说,这个责任应该由谁来当?!”</p>

“陛下息怒,保重龙体!”,杨玄感见状大惊,赶忙磕了几个响头,道:“虽然是靠山王府的众太保动手在先,臣是被迫自卫,但此事闹到今天这个地步,臣也确实有一定的责任,所以,臣甘愿受罚!”</p>

杨玄感够阴险,认错也不忘提醒杨广一句,是靠山王府的人先动的手,罗士信明白他的意思,于是也出言道:</p>

“陛下,此事因臣而起,所以臣愿替众位太保受罚!”</p>

.....................</p>

对于领军府衙门发生聚众械斗事件,杨广确实很暴怒,一开始时也的确想严办此事,不过最终还是理智战胜了情绪,毕竟闹事三方的背景都不简单,而且在万国来朝的时期发生这样恶性的件事,传将出去丢脸的是他杨广,所以隋炀帝在两仪殿上大发一通脾气之后,只是象征性的惩处一番,“罪魁”罗士信和杨玄感保留封号,免去公职,观后效再着启用日期;宇文成趾、宇文成基兄弟俩无公职在身,便着之闭门思过,许国公府承担所以伤亡人员的开销赔偿。除这四人之外,其他从犯,包括众太保和肖恩杰,一律官降一级,罚俸三月。</p>

在领军府衙门折腾了一上午,又在两仪殿被杨广训斥一通,出了大兴宫,申时已经过半。寒冬时节,天色黑得早,没过酉时,天色就已经暗了下来,罗士信本想直接去迎宾楼赴宴,结果却被杨林强行牵回了靠山王府,直骂得他狗血淋头才算罢休。</p>

“以后休要在如此胡闹了,知道吗?”</p>

“是,孩儿知错了...”</p>

发过脾气,看罗士信那一副恭顺的模样,再想想这小子被皇帝和自己骂得够呛,老头子杨林心里也挺不落忍的,于是放缓语气道:</p>

“这个六品监门校尉不做也罢,等过阵子陛下怒气消了,为父替你讨个军职,以后就在军中效力吧。”</p>

“多谢父王...”</p>

罗士信嘴上随便应了一句,但心里却不甚在意。其实罗士信还真不太在乎那个一天到晚混吃等死的公务员职称,罗士信正愁没时间去卧虎山走一趟呢,现在撤了更好,无官一身轻。</p>

“父王,李世民公子约孩儿...”,刚出大兴宫时罗士信就向杨林申请过一次,不过被老头子毅然决然的给否了,现在看老头子情绪平缓许多,罗士信又小心翼翼请示道。</p>

“别管因为什么理由,失约终究是不礼貌的事,你去吧...”,老杨林点了点头,最后还不忘提醒道:“记着,不许再惹事了!”</p>

“孩儿遵命!”(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