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平乱(二十二)(2 / 2)

加入书签

历城周遭方圆五十里还在隋军的牢牢掌握中,王薄的游骑兵不敢深入到这个范围,所以这一段是安全的。罗士信带队赶了一下午的路,傍晚时分,车队来到历城外围最后一个哨卡。过了这里再往东,就进入了一大片无人区,也就是王薄游骑兵出没的地方。运粮车队在这哨卡出逗留一夜,第二天寅时刚过,罗士信就传令下去早起埋锅造饭。东方刚刚放亮的时候,大队人马便浩浩荡荡开进了无人区。</p>

春天本是万物复苏的季节,而齐鲁大地却到处都呈现着萧条凋零的景象——荒芜的农田,空置的房舍,即便是偶尔看到已经长出新叶的树木,也显得孤寂而突兀。</p>

沿官道两旁见到最多的是坟堆,也有不少曝之荒野的尸骸。埋在土里的是灾民中死得比较早的一批人,后来随着形势的不断恶化,死了人也不会有人去埋了。能动弹的青壮年要么背井离乡去逃荒,要么就去投身“革命”。老弱病残则只能留下来等死,有些不认命的也想北上到历城一带去逃荒,不过他们大都走不出多远,就饿死在半路上了。</p>

自从在扶风看到弥勒军五万人惨败给隋军两万人以后,农民军在罗士信的概念里就和“乌合之众”画上了等号。对于王薄派出来的游骑兵,罗士信骨子里还是不太看得起他们,并不认为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农民骑兵会有多强的战斗力。不过轻视不代表无所作为,毕竟一万石不是个小数目,哪怕有一丁点儿的危险,罗士信依然不敢掉以轻心。</p>

为了确保车队万无一失,罗士信一方面撒出了近三百个斥候,分散在车队四周三里地范围内,这样无论敌人是在前方设伏,还是从侧翼突击,罗士信都能提早得到情报,不会被打个措手不及。另一方面,罗士信又令江仲武、雄阔海和伍天锡三员悍将分别率五百精骑护卫车队的两翼和后方,将整个运粮车队包围在移动的铁桶阵中。</p>

进入无人区以后,头一天还真是风平浪静,除了偶尔能远远的看到几个敌方的斥候之外,就根本没遇到任何袭扰。当天夜里倒是出现了一支成规模的敌方游骑,约么三五百人,不过他们并没有对车队发动任何试探性攻击,只是在隋军营地四周不断鼓噪,似乎是想骚扰隋军的休息。后来罗士信命伍天锡带了五百骑兵将这支人马赶走,不过伍天锡刚带人扑了过去,他们就远遁而走,当夜就再也没有现身。</p>

第二天,车队遭遇到的情况就“正常”许多,从早晨到下午,不断的有敌骑出现在隋军四周,有小规模袭扰,也有千人以上的冲锋,不过真正意义上的战斗却始终没有发生,因为不论是小队游骑还是大队响马,都是与隋军甫一交手就立即后撤。罗士信担心对方有诈,也一直没有命属下追击。</p>

你扰我打,我打你逃,然后再循环往复。双方就这样折腾了一天,傍晚时分,敌骑的骚扰终于告一段落。</p>

“他娘的,这帮王八羔子可算是消停了。晚上他们要是再这样折腾下去,我老雄不被他们逼疯了才怪。”</p>

罗士信闻言淡淡一笑,安抚道:“呵呵,稍安勿躁。二哥,那帮龟孙子是属癞蛤蟆的,不咬人膈应人。我们就在这里安营扎寨,晚上留几百人守夜就行了,咱们该怎么休息就怎么休息。”</p>

“哈哈...属癞蛤蟆的...哈哈...兄弟说的好...”</p>

“嘿嘿...师弟形容的倒也贴切...”</p>

... ...</p>

罗士信的话逗得众人一阵大笑,萦绕在大伙儿心头的郁闷舒缓不少,只有李靖脸上的阴云并没有因为罗士信的逗趣而消散。众人笑声未息,李靖便将罗士信叫到一旁,向他道:</p>

“将军,以李某人今天的观察,敌人的目的恐怕不只是膈应我们这么简单...”</p>

</p>

罗士信闻言眉头不由微微一皱,道:“你的意思是...”</p>

李靖目光凝重,沉声说道:“李某有种感觉,整件事情其实就是一个大大的圈套,我们押送万石军粮,恐怕才是敌人的真正目标!”(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