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皇陵开启(1 / 2)
古老的秦始皇陵位于西安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南依骊山,层恋叠嶂,山林葱郁;北临渭水,逶迤曲转,银蛇横卧。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经过国家文物总局几十年的勘查和论证之后,这座已经沉睡了几千年的古老皇陵最终开启的日子终于到来了。</p>
工兵部队用了几个月的时间挖了一条宽敞的甬道,甬道径直通向皇陵。甬道的出口被笼罩在一个巨大的弧形构筑物中,一重重的隔离措施,使整条甬道处于真空封闭中。考古学家们由于得到了中央的大力支持,丝毫不必为因此所需付出的高昂成本而担心,一切可能的保护措施都被用上了,以避免几十年前发掘兵马俑坑时发生的悲剧再度重演。</p>
在中南海的一间密室中,几十个人正聚精会神地注视着墙上的屏幕,只见十几人穿着生化服的探员缓缓通过隔离带,沿着甬道向皇陵走去。</p>
皇陵的大门已经过初步地清理,巨大的石门矗立在众人面前,看上去虽历经千年却依然完好,门中央刻着一个巨大的篆体字——“秦”。</p>
两名身形健硕的队员(两人都是从特种部队中精心挑选出的士兵)小心翼翼地推向石门,巨大的石门沉睡千年之后终被重新开启,发出了吱吱嘎嘎的声音。他们取出了几个照明球,按下按钮,轻轻地滚了进去。随着照明球渐渐变亮,里面的景象也渐渐清晰。</p>
在进门处竖着一块两米高的石碑,上面刻着“四海臣服”四个大字。两侧的石壁上都绘有彩色的壁画,在秦国的大旗之下,威武的将军指挥着兵俑与敌人厮杀,又或是在攻打别国的城池,展现在众人面前的俨然是秦国征战六国的景象。随行的摄像人员满怀激动地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而这些珍贵的镜头都在第一时间被传送到中南海。</p>
《史记》上有云,“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秦始皇的陵墓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呢?</p>
皇陵共分三层,单单第一层的开启就带给所有人巨大的惊喜。第一层被分割成很多房间,每个房间里都放置着大量的随葬品,看得随行的考古学家眼放异光。首先开启的房间中放置着大量石俑,他们的服饰并不像秦朝宫中的侍从,而且虽然样式十分普通却五花八门什么样都有,细心的队员发现他们每个人佩戴着一块小腰牌,有的写着“铁匠”,有的写着“石匠”,有的写着“厨子”,由此看来这里汇聚着的应该是当时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p>
一旁的房间里则放置着大量的器饰物品,其中各式青铜器和铁器保存的十分完好,陶制品中有不少已经破损,更有一些器械因年代实在太久远,只在地上留下了一些部件,其余的应该已经腐朽了,这令专家们看得心痛不已。</p>
在一间放置兵甲的房间中,专家们有了重大的发现。在房间中央散落着些铁剑和各式兵刃,它们明显比墓室中其它兵器质地好很多,样式也更古朴庄重。而一旁的小石碑的记载则昭示着它们的身份,“始皇帝用”告诉了大家它们曾被秦始皇挥舞在手中,那是何等的威风,如果不是有上司的严令,队员们恨不得自己也能比划几下过过瘾。</p>
还有房间摆放着牲畜的石俑,从这里摆放大量的马俑可以看出秦人对马的喜爱,当然还有鸡鸭猪狗等其他动物,但房间里最精美还是顶上刻绘的那条黑色巨龙,在空中翻云吐雾,张牙舞爪。</p>
没有开启的房间还有不少,那里又放着什么样的物品,队员们想得大脑短路了。此时最开心的还是文物总局局长,他正在心中暗自盘算究竟要修建多大的博物馆才能放下这么多的文物。</p>
光是第一层的发掘就用去了数月,每个人都为发现的一些欣喜不已,可是当第二层开启后,大家才发现第一层实在太微不足道了。</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