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安民(2 / 2)
私拿百姓钱粮者,杀无赦。</p>
无将令,大军不得进城,违者,杀无赦。</p>
无特殊原因,士兵随身携带三天军粮,无故浪费者,杖责三十。</p>
。。。。。。</p>
法令初下,立时再军营中引起了轩然大波,比当初削减军费时也只是小了一点点。对于懒散惯了的天明士兵,这样的法令似乎有点过于苛刻。别的地方不好说,东伦,北伦,西伦三处的士兵是绝对没有人敢违反的,因为他们都知道依鸣的阎王脾气,说到做到。</p>
海涛的最后一个建议,让所有人都吃惊不小,那就是大军让出三伦,让流离失所的百姓在三伦中繁衍生息。依鸣自己算计了好几天才决定照做。毕竟三伦是好不容易才抓到手的一块肥肉,那能说让就让呢?再说,让出了三伦,士兵又变成了野营,如何去抵御敌军呢?</p>
但是当日海涛说得句句在理。天下百姓,流离失所,最想要的无非就是一个安定的生存地方。如今瓦伦城没了,给他们三个小城,不过是做了一点补偿。反之,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想想,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p>
没了城池,看起来是失去了防御凭依。可事实上,三伦脆弱的防御禁不起大规模的进攻。</p>
没了城池,队伍的机动性更为灵活,敌人也就失去了明确的攻击目标。</p>
没了城池,顶多也就是少了一个根据地。可防守有两种,一种是抱残守缺,一种是以攻为守。想要收复失地,自然是要进而争天下,而不是守着几个岌岌可危的小城。</p>
有此三点,即便是让出三城,也是有得无失。依鸣纵是有所不愿,也只得拿“民者,天下之基本” 来劝慰自己。</p>
看着依鸣左一个甜枣,右一个甜枣的安抚百姓,章明也开始有所动作。</p>
他做的不是一粥一饭,一城一池的施舍。他要做的是让天下百姓都吃上饭。</p>
战争给人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痛苦。百姓饱受荼毒,流离失所,田地荒芜,吃了上顿没下顿。没了田地,老百姓又靠什么活着呢?</p>
天明王朝曾一度强大,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天明的制度法规相对宽松,百姓可以安居乐业。曾几何时,农赋的税制是二十五税一,基本上人人都能吃饱穿暖。可随着诸侯势力的逐渐膨胀,各种苛捐杂税便如同雨后春笋一般从各个潮湿的犄角旮旯勃然而发。随着时间推移,战事一起,黎民百姓的生活只能用水深火热来形容。曾经男耕女织的盛世画面,演变成千里饿殍,野草遍地的凄凉景象。</p>
章明心里清楚,百姓的穿衣吃饭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所以,他颁布了一道屯田令,大致内容是由政府提供工具、种子,官兵协助开垦,再承包给百姓自由种植。等到秋季丰收,按照三税一的税制上缴所得,额外不增加任何多余税项。</p>
三税一,是当初天明盛世所定税制的八倍有余。可如此高的税制,依旧让所有活不起的百姓乐开了花,起码他们能吃上粮食了。当然,前提是官府真的不再增加任何额外税项。</p>
屯田令颁布之初,整个天明王朝所属领地,为之振动。越是贫苦的百姓,越是为之欢欣鼓舞,拍手称快。连子书也不得不佩服章明这一手的高的离奇。把分崩离析的民心,结结实实的拢了一把。</p>
其实章明早就在计划着屯田令,本想多做准备,而今只得借着汪鹏火烧瓦伦的契机,提前推行。收效也在章明的预料之中。</p>
如此看来,如果江山有一天落在章明的手中,也许还真是一个不错的结果。他似乎知道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想人所想,急人所急,可以为人君。</p>
(本周最后一更!期待您的鲜花!)(未完待续)</p>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