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二百零七口棺材(1 / 2)

加入书签

 俩人说到底还是没去义庄。

照着李英巧的话说,赵丰年要是腿脚利索,这趟义庄说去也就去了。可是现在依着他的腿脚,即便是到了义庄,也得是五更半夜了。再说,李庄里头的藏尸屋,可不比别处。自打几个月前丢了两条尸,这间义庄一直以来都“不怎么太平”。临近傍晚,李英巧更是对其避之唯恐不及,她对那个地方,是发自真心的排斥与恐惧。

不单单是李英巧害怕这地方,整个李庄上下,几乎全部谈之色变。

人终有一死,人死了,也总要有个地方安置。义庄这东西,在咱们中国可谓是古已有之,直至现代,这种富有中国丧葬特色的东西,才算彻底被停尸房所代替。尸体没什么可怕的,再加上这种地方通常设置在村庄外围,绝少有人来往,几朝几代下来,义庄已经逐渐变成了流浪汉的栖身之所。日子过得富足,自然有专人看管义庄。可是赶上灾年,活人都吃不上饭了,哪还有人能腾出功夫来关照死人?

第一个发现义庄丢尸体的,是李老歪。李老歪的性格并不歪,只是他年轻的时候上树掏鸟窝摔断了脖子,家里人满世界的找郎中治病。结果命保住了,却落下个歪脖子的后遗症,庄上的人见他说话总是歪着个脑袋,也干脆把他的大名隐了,老歪老歪叫着,又亲切又顺嘴。

李老歪岁数不小,是个十里八乡远近闻名的好人。这对老两口行了大半辈子的好事,却连一双儿女也没有。庄上的人背地里都说是老天爷不开眼,老歪家只打鸣不下蛋。李老歪听见了也只是低着头笑笑,他平日里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义庄。自己岁数大了,年轻时候的老哥们一个个地都躺在这,他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也得来这跟他们作伴,有功夫到义庄和老哥几个聊聊天,倒也挺好。

连年水涝蝗灾,大批的流民扑奔关东,李庄虽然没遭过多大灾,但是村民们看见这些流民一个个吃不饱饭、衣不遮体的模样,也难保不会担心自己的将来。去义庄祭祖烧香的人越来越少,自然也不会有人发现那里头少了几具尸体。可是李老歪即便在这灾年,仍然雷打不动天天都往义庄里边奔。有一天,李老歪连滚带爬地跑到李英巧他们家,撞开门的第一句就是:“巧儿他爹,不好了,庄子上丢了两具尸!”

要是放在平日,李主事没准还能动员全村的力量管管。可时至今日,活人都自顾不暇,谁还能搭理义庄里头丢了几具尸?村上的人大都认为那尸体没准是让哪窝野狗叼走吃了,李老歪却把丢尸当成了天大的事。逢人便说:“尸体长腿跑了是凶兆!”“好端端的尸体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没了影!”“棺材板上一点牲口印都没有,不可能是让野狗叼走的……”

村里人都当李老歪是疯了,直到他们全家死绝的前一天。

那天一大早上,李老歪就疯疯癫癫地坐在大道中间,眼珠子通红一片,瞪得像是个铜铃。他往这一坐,立马就围上来了一群人。李庄就这么一条宽敞道,人群一多,围在里头的出不来,站在外头想听热闹的进不去。整整一个上午,李庄上下愣是因为这一个人,全都没干上活。

李老歪坐在道上,反反复复就那么几句话:“俺昨个晚上梦见棺材啦!一庄子棺材,齐整整地摆在俺家后院里头,俺打开棺材一看啊!那里头还有俺呢!”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眼珠子瞪得好像要吃人,嗓子里的动静飘飘渺渺的就像是一股烟。

没有人不觉得晦气的,有些庄上的女人抬起脚来就想踢他。可是你越踢,他好像反倒越高兴,嘴里边咯咯地笑着,还得回过头来笑呵呵地跟你说:“俺可没扯谎,俺昨天晚上还看见丢了的尸呢!那尸是来接俺走的,下一个没准就是你们!”

庄上的人这下都断定李老歪已经疯了,疯子的话,谁还能放在心里头?打那往后整整一个月,庄上的人真还就再也没见过李老歪。人人都以为李老歪是病得太重,在家卧床呢。直到李富贵家的儿子掉缸里淹死,要去老歪家寻口像样寿材的时候才发现。李老歪他们老两口端端正正地躺在他们后院的棺材里头,已经臭了。

李庄上下二百零五口人,李老歪他们家后院满满登登地二百零七口棺材,一个不多,一个不少。打那往后,村子里头不是丢孩子就是丢牲口,一到晚上外头还时不时地有人呜呜地哭。脾气暴的爷们也不是没有出去看过,可只要是迈出了家门,到了第二天,这人保准端端正正地躺在李老歪他们家后院的棺材里……

说到这里,李英巧抱着膀子打了个寒颤:“庄上的人都说是李老歪他们老两口出来抓替身,一到了晚上,俺们都没人愿意出屋!年子哥,这天都开始擦黑了,真的,咱回吧!俺怕……”

“怕个爪子!有俺在呢,你怕个啥?”听完李老歪的故事,赵丰年的后脖颈子也是一个劲地冒冷风,可是男子汉大豆腐,说出去的话哪能说收就收回来?

李英巧对着赵丰年皮笑肉不笑地咧了咧嘴:“是啊!俺家男人连腥戎都能一棍子轮死,横死的鬼还怕个啥?”

这会,赵丰年只恨自己没带着他爹的拐,万一着了什么邪祟的道,他连个防身的家伙事都没有。再不济,面子功夫也得做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