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 天台山(1 / 2)

加入书签

 天台山在浙东。萧峰三人过长江後,不一日又过钱塘江,来到天台县城。萧峰在客店中歇了一宿。次日一早起来,向店伴打听入天台山的路程后,萧峰三人又雇了一名当地人,由他引导着向天台山行去。</p>

天台山风景清幽,但山径颇为险峻,崎岖难行。山水固极秀丽,山道却盘旋曲折,甚难辨认。在当地人的引领下,萧峰他们得知智光大师现下在止观禅寺。萧峰本不愿来求见智光大师,智光大师当年虽曾叁与杀害他父母这一役,但後来智光大发愿心,远赴异域,采集树皮,医治浙闽一带百姓的瘴气虐病,活人无数,自己却也因此而身染重病,痊愈後武功全失。这等济世救人的行迳,江湖上无人不敬,提起智光大师来,谁都称之为“万家生佛”。萧峰自然不想为他招来杀身之祸,不过,萧峰一直被无名那封信给困惑着,正如他所说的“不查明此事,寝食难安”,萧峰只好来找智光大师了,并打算把那封信交给智光大师看看,以鉴真假。</p>

天台山的众多寺院在武林中,以止观禅寺的名头最响。等他们来到止观禅寺,乔峰一见眼前的却是一座十分寻常的小庙,庙外灰泥油漆已大半剥落,若不是由熟知情况的人带来,由乔峰他们自行来寻,还真不信这便是大名鼎鼎的止观禅寺了。</p>

当下,阿珠重金谢过那名当地人,便打发他下山了。这时,萧峰才上前去敲门。不一会,便见一个三十来岁的矮胖僧人走了出来,看到萧峰三人,感到十分疑惑,双手合十道:“不知三位施主,光临敝寺,有何要事?”</p>

萧峰道:“在下萧峰,前来拜见智光大师,还望大师通传!”</p>

那和尚点点头:“施主在这稍等片刻!”说罢,便又走进寺里去了。一会后,便听得智光的声音说道:“贵客远来,老纳失迎了。”说着走到门囗,合什为礼。</p>

萧峰见到智光安然无恙,不由松了一口气,同时,他对着智光一揖:“萧峰打搅大师清修,深感不安。不过,萧峰此行是为应证一件事而来的。”</p>

智光大师点点头,把萧峰三人请进寺里。等众人落座,智光便道:“萧施主,既然你已知道自己的本姓,想必雁门关外石壁上所留的字足迹,你已经见到了?”</p>

萧峰摇头道:“没有。我到了关外时,石壁上的字迹已给人铲得干干净净,什麽痕迹也没留下!”</p>

智光大师摇头叹气道:“已成既定事实,就算划去了又能怎样?”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块极大的旧布来,“萧施主,这便是石壁遗文的拓片了。”</p>

萧峰心中一凛,接过旧布,展了开来,只见那块大布是许多衣袍碎布缝缀在一起的,布上一个个都是空心白字,笔划奇物,模样与汉字也甚相似,萧峰却一字不识,知是契丹文字,但见字足迹笔划雄健,有如刀斫斧劈,知这是自己父亲临死前以短刀所刻,但无名留给他的信一直让他十分困惑,当下只好先压下这事,对智光大师道:“还望大师译解此书!”</p>

智光大师道:“当年我们求雁门关内识得契丹文字之人解说这些字,连问数人,意思都是一样,想必是不错的了。萧施主,里面是这样说的:‘峰儿周岁,偕妻往外婆家赴宴,途中突遇南朝大盗,事出仓促,妻儿为盗所害,作亦不欲再活人世。作受业恩师乃南朝汉人,余在师前曾立誓不杀汉人,岂知今日一杀十余,既愧且痛,死後亦无面目以见恩师矣。萧远山绝笔。’”</p>

萧峰听完,心中脑海中一片混乱,知道了这些事情和看过当日雁门关那云雾缠绕的深渊,知道无论武功多高强的人投下去,都难有生路,一时以为无名信中的内容有虚假的成分,但想及这件事实在对自己很重要,萧峰道:“这是萧峰先人遗泽,求大师见赐!”</p>

智光点点头道:“这本是你父亲留下的东西,石壁已经被人毁去遗迹,就送给你吧!”</p>

萧峰收好这块旧布,道:“还望大师将当年的事详细告诉萧峰,萧峰感激涕零!”</p>

智光道:“老衲听说施主为了探听此事,就将丐帮的徐长老、谭公谭婆、赵钱孙、单正一家悉数屠戮,料得施主会来到此间,老衲该说的都说了!只因事关重大,老衲不能将一些事告诉施主,只好对不起施主了。萧施主,须知万物一般,众生平等。圣贤畜生,一视同仁。汉人契丹,亦幻亦真。恩怨荣辱,俱在灰尘。”</p>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